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选择的经验(1)

2014-04-29 01:3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外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选择的经验(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提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
内容提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条件不同,政策环境殊异,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趋利性、风险性、市场自发性及历史过程性也就决定世界各国、各地的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作法有别、方式各异。但是,如果能探讨它的成因和发展,总结各国的成功经验,发现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科学规律,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国内的问题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选择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借鉴 客户选择 
  
  一、美国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选择的经验
  
  (一)、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各具特色
  美国的商业银行包括在联邦当局注册的国民银行和在州政府注册的州银行。这种独特的二重性银行制度反映了美国政治结构中的制衡与分权特征及各州政府在管理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各具特色,发展方向不尽相同。美国的商业银行成千上万,市场定位各不相同,对目标客户的选择千差万别,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客户群,不存在扎堆现象。随着《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和实施,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和以美国美林证券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可能会在下一波的金融机构并购潮中大显身手,一些特色不明显的商业银行立足空间会越来越小,各家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差异会更加明显,经营特色会更加鲜明。
  
  (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根本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
  美国的商业银行在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时更注重短期收益,把股东财富最大化视为最高目标。在美国,股东是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剩余索取者,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被视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是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根本目标,而商业银行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雇员、债权人等获得的仅仅是固定报酬。美国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注重分工和制衡,经营收入中红利的比例较大,使资金重新回到市场,而不是留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人员选择优质资产客户也是市场行为,出现重大失误就面临重新选择,流动性较大。近年来,机构股东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参与银行重大问题的决策,对银行经理层选择优质资产客户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检查,迫使其按照法人股东的要求和愿望选择优质资产客户,对那些观念保守、选择不力、经营亏损的经理果断地予以解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三)、重视外部审计
  美国的商业银行没有监事会,对于优质资产客户选择情况的监督,依赖外部审计的力量。银行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银行资产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银行董事会内部虽然也设立审计委员会,但它只是起协助董事会监督银行资产状况的作用。而且,美国人认为,由银行自设的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难免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有所偏差,所以,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对优质资产客户选择情况进行独立审计并发布审计报告,以示公正。每年的资产报告书都附有审计事务所主管审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政府的审计机构也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进行审计,并对审计事务所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这种独立审计制度既杜绝了商业银行在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时的舞弊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状况信息的真实披露,有助于银行在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方面积累经验、稳健经营。
  
  二、日本商业银行优质资产客户选择的经验
  
  (一)、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层次分明
  日本的商业银行被称之为普通银行(ordinary banks),分为两类:都市银行(city banks)和地区银行(regional banks)。①都市银行是全国性的大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是大型的工商企业;地区银行则为区域性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是中小企业及个人消费者。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趋同的都市银行不断合并,1990年三井和太阳神户银行合并,1991年协和银行和琦玉银行合并,1995年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1999年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兴业银行合并,数量逐步减少到9家,却拥有70%左右的银行业资产;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差异较大的地区银行130家,基本格局是每县有一家地区银行,根据所管辖地区的经济情况制定各自不同的优质资产客户选择标准。日本的商业银行层次越来越分明,选择优质资产客户的标准也逐步两极分化,地区银行的区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更加注重长期合作
  日本这种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日本企业的特点是法人持股比例高达60%以上,主要企业集团内部的相互持股占有很大比重,在企业集团内部,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企业的相互持股网络中大都有一家主银行,主银行与大企业通过相互持股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为关系企业中的优质资产客户提供投资资金,管理流动资金,进行票据贴现及外汇买卖;另一方面,还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当企业经营情况良好时,主银行一般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事务,而当企业经营业绩恶化时,主银行就要介入企业进行干预。日本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的目的是实现股东稳定化,相互支持和相互控制,而不太关注股息和红利的高低。因而,日本商业银行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更加注重长期合作,共同成长。
  
  (三)选择优质资产客户时实施主银行制度
  日本的优质资产客户主银行一般有三个特点:提供较大份额的贷款;拥有一定的股本(5%以下)、派出职员任优质资产客户的经理或董事。银行一般不持有与自己没有交易关系的企业的股份,持股的目的基本上是实现和保持企业的系列化和集团化。由于主银行对优质资产客户的流动资金密切关注,所以能及早发现财务问题,并采取行动。譬如事先通知相关企业采取对策,如果企业业绩仍然恶化,主银行就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更换经理人员。借助于这些手段,主银行就成了优质资产客户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监督者。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中的全面风险管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