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自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至今,中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特别是和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尤其是2006年股票市场较好的投资氛围,让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经历了从外币到人民币、从保本到非保本的巨大飞跃,这有赖于Quanto的运用以及较强的投资理财观念的引入。
[关键词] 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产品风险和收益分析;产品开发
一、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
1. 发展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特别是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更是在2006年“牛市”的推动下突飞猛进。不管是从币种、产品结构还是标的资产,多样化的选择不仅让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进一步树立起较为全面的投资理财观念,而且还能让投资者紧跟国际市场,参与并分享国外市场上成长性较好的知名股票的增长潜力。这种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商业银行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同时也是涉及场外金融衍生交易的产品,其独特的收益机制是吸引投资者的一大亮点,但同时也存在相对较高的投资风险,因为截止目前,虽然该类产品的主流为保本型,即本金有100%的到期保证,但其投资收益是或有的,即存在收益的不确定性。然而,这种不确定性越大,意味着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就越大,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是这一特点的最好体现者,同时这也是该类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从外币到人民币。股票连接型理财产品刚推出时,都是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的,因为中资银行与境外外资银行进行掉期交易时,外资银行仅能够控制美元或港元的汇率风险,这是该类产品在国内发展的瓶颈之一,因为国内持有美元或港币的投资者相对于人民币的投资者来说毕竟是少数,所以每一期股票连接型美元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都不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