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应对股票价格波动的策略研究(1)
2014-10-27 01:0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货币政策应对股票价格波动的策略研究(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度较
摘 要: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度较小且影响的方向不确定,而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大且是单一的负向影响,不过两者均不是股票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不具备调控股票价格的能力,我国应该注重培育“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股票价格”的能力,并密切关注股票价格波动。同时,我国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合理运用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完善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运用窗口指导,将股票价格作为辅助监测指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政策工具;股价波动;应对策略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e discover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oney supply on the stock price is small and the direction is uncerta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fluence of rate is larger and negative, but they are not the Granger Cause of the stock pric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Chinese money policy hasn't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the stock price at present,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fluencing the stock price with tool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tock price fluctuate. At last,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policy suggestion such 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he stock market credit guarantee; stock mortgage loan; the central bank's window operation; the stock market be an auxiliary monitoring index.
Key words: Monetary Policy; Tools of Monetary Policy; Stock Price Volatility, Strategy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资产价格明显偏离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引起了人们对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思索。1994年,在庆祝英格兰银行成立300周年的会议上,美联储前任主席Greenspan提出了中央银行是否应当更多地关注资产价格泡沫的问题。1999年8月,在怀俄明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Greenspan又强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今后将更多地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投资于股市,而且个人投资在美国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票价格波动作出反应以及如何反应”的讨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我国股票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重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中股票的持有份额持续增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联系加强,股市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日渐显露。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股票价格波动也就尤为重要。
二、理论界的观点分歧
西方理论界在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对股票价格波动作出积极反应,另一种则认为货币政策不应干预股票价格波动。
(一)货币政策应该对股票价格波动作出积极反应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会带来银行资金安全性的问题;股市虚拟资本的膨胀及泡沫的破灭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股票价格(及其它资产价格)暴跌还会使银行抵押品价值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资本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愈长,它破裂后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
Alchian(1973)[1],Goodhart(2001)[2]和Bryan(2002)[3]主张货币政策应致力于稳定包括资产价格、生产、消费和服务价格在内的广义界定的价格指数。Kent(1997)[4]和Bordo(2002)[5]建议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初期就通过调整利率等政策手段进行干预。Cecchetti(2000)[6]提出,对由于产出的增长而导致的股票价格波动与由于价格背离基础价值而产生的股票价格泡沫,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