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但迄今为止,在所有使用面板数据(尤其是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负溢出效应或无溢出效应的结论。(2)对我国内生技术培育点较小。王春法(21004)从文献调研、理论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4个方面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内生技术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从机制角度研究FDI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大多数结论是否定的;进入中国的FDI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在外、根植性差的特点,外企与母公司有着强烈的技术依附关系,很少参加当地的技术市场活动,与当地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的技术联系非常微弱。因此,仅现阶段而言,外企对中国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贡献很小;不仅如此,由于跨国公司享有的技术优势,可能迫使中国企业放弃已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开发能力,转而依靠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对其形成技术依赖。
(3)外资核心技术封锁使国内技术风险加大。祝年贵(2003)从分析国外对华投资的本质入手,指出在高科技领域的巨额技术垄断利润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并利用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逆贸易导向性对外投资”理论和赤松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来说明东道国引入通常是投资国将淘汰的技术,长此以往,会形成对国外技术依存度越来越大的技术风险,严重削弱东道国的技术实力。
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FDI效应风险
魏后凯(2002)利用1985—1999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间GDP增长率的差异中约有90%归因于FDI.徐莲子、谢保蒿(2003)和徐剑明(2004)认为,外资过度集中在东部制造业地区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加剧了我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国外也有相关文献研究了中国引资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一致认为中国引资的最大弊端表现在加剧了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地区经济差异。Sun H.(1995)、Wanda Tseng和Harm Zebregs (2002)调查了FDI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对西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Haishun Sun和Joseph Chai(1998)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跨部门资料对中国16个省的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外资不仅扩大了东、西部经济差距,而且通过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也加大了广东省地区内部经济差距。
5.其他领域中的FDI效应风险
(1)就业不足。2002年外企就业人数占我国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不足:10%,涉外税收占全国比重约20%,反映了FDI对我国就业、税收贡献有限(穆虹,2004)。并且外资就业效应的有限性将日益明显,一方面,外企的用人目标是减员高效,与我国解决大量劳动就业的目标不同步;另一方面,外企的进入也造成一部分国内企业倒闭,失业增加(余永定,2004)。(2)从外资的资本形成效应方面指出了其负面影响,认为外资挤占了国内要素市场,在国内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存在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左大培,2004)。(3)此外,外资大量流入加剧了我国的资源透支和环境恶化趋势,同时外资进入某些特殊领域会威胁到我国的信息安全(陈泰锋,200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