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思考

2014-12-10 01:4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信用社;存款;化建
  
    关键词:信用社;存款;化建设;业务创新

    论文摘要:
在迅速发展,同业竞争日愈激烈的今天,农村信用社在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中应如何应对。本文从信用社信贷资金的组织入手,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同业的竞争、城乡差别、政策体制和信用社内部建设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制约瓶颈。提出了以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的提高、涉农体制的理顺、信用社竞争手段和工具的完善为主要工作着力点的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舞台上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历程,在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邮政储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农村后,相继出现了农村基金会,近年又推出了村镇。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基层金融服务网点主要由农信社、银行和邮政储蓄成三角之势遍及各乡镇。这些机构在分割乡镇金融服务这一业务板块中由于在业务种类上近与趋同,而服务功能上优于信用社,竞争性和功利性强而互补性较差,信用社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逐渐收缩了对农村基层的信贷投入,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扮演了‘支持农村建设的金融信贷主力军’的重要角色,然而信用社由于功能上的劣势,存款业务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成了制约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
  
  一、影响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制约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同业的竞争、城乡差别、政策体制和信用社内部建设是影响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金融网点竞争的影响。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乡镇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开展的业务种类与信用社趋同,在网点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和服务功能方面都优于信用社,竞争性和功利性强而互补性较差,农村居民在储蓄观念上对传统的专业银行认可程度较高。传统,如银行、农业银行等,仰仗几十年的经营和管理,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已经深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竞争储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金融企业的综合优势,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意识和领域得到了综合认可、接受,农村信用社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另外,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主要是由于人民银行付给邮政储蓄的转存款利率高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2个多百分点,在利益机制驱动下,邮政储蓄业务迅速向农村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甚至不惜采取非法竞争手段,争夺农村资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抽走了大量的资金,每年有近7000亿元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城乡货币供应量差别的现实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我们知道M1和M2的构成。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 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预算外存款;
  从上面的构成分析:由于我国的乡镇大部分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企业和机关职能单位设置对配套功能的要求。现实的企业布局和机关部队的驻地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城市的中心或城市边缘地带,他们所掌握的大规模货币总量M1、M2中的企业存款和机关部队存款又以货币存款的形式集散在他们的布局地和驻地。因而他们的货币存款大多集中在城市的银行。加之在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国有银行的服务优势已经得到扎根,农村信用社在这块业务上明显失去了先机。截止2007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2981.2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机关存款为533937.94亿元,占44.98%;农业存款8680.98亿元,仅占22.66%。 中国大学排名
  3.财政资金分配的制约因素。在政策方面,我国许多现行制度不利于银行间公平竞争。如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农村信用社。再如在近年地方政府推行的地方财政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的政策,要求地方所有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由地方财政核算中心核算,资金帐户统一在指定银行开设,更加加速了区域存款货币总量的集中。为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的发展又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4.电子化建设的影响。在电子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信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的推广,紧随其后邮政储蓄也完成了电子化建设。快捷的服务、方便的通存通兑结算,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而农村信用社在管理改革的探索中,业务核算电子化已远落后于他人了,电子化进程滞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了阻挡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最不和谐的因素。
  5.业务创新的影响。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国内金融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国外银行业进入的冲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客户需求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业务类型,例如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顾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个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有一部分已经通过其他金融企业进入到了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到了农村信用社存款资金的组织。
  6.农村农民理财意识的提高。随着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农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农民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目前在农村地区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着眼于农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开发出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理财产品,致使农民朋友参与基金买卖、交易、股票等相关产品的几率不断攀升。全国股票交易统计数据显示,受我国股市行情连续上涨的影响,2007年1至9月沪、深二市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就达371168.32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280699.41亿元,增幅为310.27%。从某种程度上也分流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储蓄存款。
上一篇:浅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