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2)
2014-12-11 01:15
导读:这一时期香港的、运行状况比较良好,政府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抱的是积极不干预”的态度,“积极”的涵义是政府会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
这一时期香港的、运行状况比较良好,政府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抱的是积极不干预”的态度,“积极”的涵义是政府会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权衡轻重,仔细考虑支持和反对采取干预行动的理据。
3 “小政府、大”阶段(90年代末~至今)
90 年代末,金融国际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国际其他金融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香港,给香港金融业的稳定带来冲击。自律性监管和“积极不干预”的监管制度己经不能满足这一时期香港的需要。这两种监管体制易在金融传导链上形成薄弱环节,为金融风险的冲击提供了可乘之机,要避免这种状况,需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同时,香港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自由、开放的经济,一旦进行严格的监管,可能会令香港失去其竞争优势,因此,要掌握好监管的度,既不能过分的限制香港自由的经济环境,又要避免产生监管不足与交叉监管的真空等问题。东南亚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香港政府提出了“大市场,小政府”的监管理念。把它落实到监管理念当中,其含义就是金融业要坚持以市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强化政府“管理者”的引导作用。
这一时期,香港政府颁布了《及条例》 。它与《业条例》 、《公司条例》 构成了香港金融业监管执法依据,以这3大条例为核心,香港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政府对于法律的修订和补充越来越重视,《证券及期货条例》 自颁布之日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修订,这种及时的修订能够使法律更富有活力,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政府同时也开始扮演起“协调者”的角色。
这一阶段,以市场为核心的的“大市场,小政府”的监管时期,很好地控制了香港金融业的风险,促进了香港金融业新一轮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杨海珍,段莎莎.香港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管理评论,2008(07).
[2] 李正友.香港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借鉴[J].计划与市场,19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