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2014-12-11 01:1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香港;监管;演变
  
  关键词】香港;监管;演变     【论文摘要】香港金融监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到紧的过程,笔者分析了香港金融监管的演变的3个主要阶段。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贸易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府构架体制和具有香港特色的发展轨迹。为了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香港政府对金融的监管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到紧的过程。
  
  1 行业自律主导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香港金融建立初期,没有中央,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缺位,经营宽松,资本自由流动,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本,加速了香港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到了20 世纪20 年代末,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家银行发生挤兑、破产。这为香港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香港银行业开始意识到对市场发展适度的监控是必要的,而缺乏监管极易造成的不稳定,因此在银行业行业内部组建了自律性的监管组织,其监管目的主要是控制银行业的内部风险,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在20 年代至60 年代保证并促进了银行业稳定发展,60 年代是香港银行业快速膨胀时期,由于银行业的监管尚未建立,也为之后的银行危机埋下了隐患。香港业首个行业监管组织是自律性的组织― 香港证券经纪业协会。它采用会员制,运用内部的管理机制对其会员进行规范。在这段时期内香港证券业是稳步向前发展的。业的情况与证券业基本上是类似的,首个管理机构是保险经纪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会员发展壮大。
  这段时期是香港金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自律性监管变化灵活、监管低、监管强度松适应了当时香港经济发展状况,促进了香港金融业发展。
  
  2 “积极不干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末)
  
   60 年代初香港第一次爆发了银行危机,香港政府意识到完全依靠银行内部自我的风险控制是不能完全有效的应对波及范围广、影响强度大的风险,开始着手制定香港银行业的监管法规,60年代末《银行业条例》 颁布。在此之后,香港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萌芽,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业开始出现跨领域产品。产品创新日益活跃,监管对象日益多样化,金融风险日益增加,仅依靠行业内部的自律性监管己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开始制定一些、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约束和管理,以求控制香港金融业的风险,实现稳定发展。在这30 年间,香港先后成立香港金融管理局、证券监管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对行业进行监管,关注各行业风险状况和业务水平。但这些监管机构没有像英国、新加坡等的监管机构对金融业进行过多的直接监管。证监会、金融管理局只是在其认为可能会出现大的危机的情况下,对所监管的领域进行和帮助,并协助处理一些纠纷。
上一篇:浅谈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