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反倾销 应诉意识 反倾销诉讼程序
论文摘要: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当局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来自外国的倾销商品采取的倾销措施,以提高倾销商品在进口国内的售价或减少进口数量。加入WTO近10年,中国企业面对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诉讼仍然反击乏术,国内学者已有相关研究,但与实际情况仍有差距,将就此展开结合实际经验的研究。了近年来发生的反倾销的经典案例,剖析了中国企业在应诉中所存在的弊病。结合中国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对策。注重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能较好的与实际相结合。
1中国近年反倾销诉讼的个案研究
1.1个案1——中美2003年彩电反倾销诉讼案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003年我国彩电业与美国彩电业的贸易大战。
2003年5月2日,美国委员会接到美国Collier Shannon Scott PLLC公司等3家企业的,准备对原产于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彩电启动产业损害程序。
2003年5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2003年5月2日起启动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彩电(被调查彩电为屏幕不小于21英寸的直观式或背投式阴极射线管彩色接收机)的产业损害调查,以确定上述两国出口美国市场的彩电是否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美国申诉企业认为,2000—2002年,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向美国出口的彩电数量,从20万台增至260万台,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84%来自中国。据中电协会,2003年1—3月,我国家电企业向美国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7.4%,美国已成为中国彩电企业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从而也打破了在美国市场的原有份额。
1.2个案2——杭州垫圈厂反倾销案
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和生产企业“以低于价在美国倾销,给美国造成了实质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