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应对反倾销 原因 措施 非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相关举措,包括完善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推进企业经济改革,强化行业协会职能,调整优惠及鼓励政策等,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反倾销防御系统。
入世以来,随着的崛起,我国同世界各国贸易的频繁,国外企业对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抵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外企业也在不失时机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来阻止我们对世界市场的进入。这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提起反倾销成为他们的必然工具,针对此种形势,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1新形势下反倾销作为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很是盛行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约束,而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种保护手段,具有形式合法、较易实施的特点,因此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生产的武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于是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而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对较多国家,特别是殖方国家贸易多是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1.2发达国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对华反倾销师出有名
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采用替代国制度来对待国际市场上来自我国的低商品,武断的将一个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具体情况并无太多关系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作为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受诉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在中国输美漆刷案中,美国商业部选择斯里兰卡作为替代国,结果价格比较后得出的倾销幅度为27%,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不确定的替代国的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格的依据,这本身就带歧视性和不合理性。因此,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来对待中国的商品是极不公平的。
1.3出口秩序不规范,授人权柄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过度竞争态势。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少企业为达到多出口,工作重点往往不是放在如何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而是采用竞相降价的方法,以低价强占国际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从而很容易为外国倾销指控制造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