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俄罗斯 集团 舆论工具 传媒界
【论文内容提要】金融工业集团拉制传媒界,利甩舆论为集团利益服务,影响社鲁和生活,干预政府决策,这是俄罗斯向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其特点是把集团媒介的政治目标放在第一位,将商业利益放在第:位,体现出金融工业集团挤进政权的欲望。这是社鲁转型中一个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俄罗斯政坛风风雨雨,均与金融工业集团拉制的传媒界有关,集团媒介被比奇为无孔不入的“第四权力”。要研究俄罗斯,掌握俄罗斯集团媒介的背景和走向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急剧形胀,其原因虽十分复杂,但他们对大众媒体的规模控制起着特殊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媒体基本瓜分完毕
金融工业集团在形成和壮大过程中,不仅在经济领域参与财产瓜分,使私人资本迅速扩张,更重视控制舆论工具,主要是通过股份化和私有化的途径为己有或通过赞助进行控制。目前,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某些政治集团和三种势力分别握有自己的媒体,其中金融工业集团所有或所控制的媒体不仅数量大,而且实力强、影响广。
媒体由国家一手控制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国家与传媒界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大众媒体自由化、股份化和私有化使这一局面不可逆转。在金融工业集团对传媒界扩张强势的条件下,俄罗斯国家所有的媒体受到挤压。在短短5^-B年时间内,国家力量几乎被赶出大众媒体前沿阵地,所余寥寥可数。只有总统办公厅出版的《俄罗斯报》和俄罗斯政府出版的《俄罗斯报》,有人将其比喻为苏联时期的《真理报》,发行量也很少。三大中央台中仅“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完全为政府掌握,由于政府拨款不足,许多节目质量欠佳。众多的广播电台中,国家只掌握‘.俄罗斯台”、‘俄罗斯一台”和‘.灯塔台”。其中“俄罗斯一台”只有2. 3%的收听率,“俄罗斯台”也才有2 3. 7%的收听率。其余的广播电台均为财团控制,其中私人电台“莫斯科之声”收听率最高。此外,伊通社一塔斯社和俄罗斯新闻社尚属国家所有,但面临“国际文传社”等私人通讯社竞争的压力‘
在金融工业集团通进、国家退却的下,某些政治集团也乘虚而入,在媒体争夺战中抢占一席之地。俄共在某些财团和企业家明里暗里支持下,其主办的全俄性的报纸比俄罗斯国家掌握得还多,主要有《真理报》、《真理报5?,《苏维埃俄罗斯报》、《明日报》、《俄罗斯真理报》。此外,俄共还有庞大的地方报业网,其中州级报纸7。多份,市区级小报700多份。俄共的策略是保持一定份额的中央级报刊外,抓基层舆论工具,即某些全俄性报纸影响不到的地方。但是,俄共完全被排挤出电视台和广播媒体之外,而且多数左翼报刊经费困难,印数有限,例如,《真理报5}就依靠希腊的左派同情人土资助维持。颇引人注目的是,集财团和地方政治势力代表人物于一身的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也构筑了为其服务的强大的舆论王国。他掌握《莫斯科晚报》、《莫斯科真理报》、《钟声报》三份报纸和“中心电视台”、某些有线电台顺道及莫斯科市属广播网。卢日科夫还准备筹建‘莫斯科媒体集团”。
金融工业集团主导传媒界的格局已经形成。俄罗斯各金融工业集团是瓜分媒体的主力军,他们在私有化中积蓄了大t的资本之后,便不满足于所得资本和经济实惠、遂向政治领域渗透,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选择国家舆论工具作为突破口。俄国内外最有影响的“俄罗斯电视台”便成为首选目标,实力最强的一些金融工业集团联手将其股份化。国家资产部代表国家45%的股份,另有6%的股份由“伊通社一塔斯社”等国有企业所有,其余49 0,}股份被别列佐夫斯基的罗戈瓦斯汽车集团、维亚西寥夫的天然气集团、首都和农工集团、阿尔法银行集团等十几家大集团公司买断①。因国有资产部只是该电视台资产的代表、对其业务影响力有限,电视台的基本运作实际由别列佐夫斯基等操纵。目前,有数十家较大的金融工业集团经营舆论工具,形成了集团媒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