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直面行业性危机的化解策略(1)(2)
2015-02-18 01:23
导读: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单个法人银行的危机或其他行业的危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不是单一法人银行危机或单一法人银行一方面的危机,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单个法人银行的危机或其他行业的危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不是单一法人银行危机或单一法人银行一方面的危机,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危机,带有全行业性质,从范围上讲涉及到境内的所有商业银行机构;一定意义上说,就单一的法人银行而言不一定存在危机,但从行业角度分析却可能处在危机之中;是所有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一种危机,如人民币存贷利差缩小造成商业银行整个行业利润下降,为适应宏观调控需求,对基础设施贷款进行严格控制,造成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堵塞,地方发生自然灾害等等;可能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同时引发的行业危机,如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造成各家商业银行流动性障碍;可能是先由一家银行出现危机然后引发整个行业性危机。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一旦发生,其负作用也远远大于单个银行危机对社会的影响。首先,行业性危机往往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引起社会资金运作系统的混乱。其次,行业性危机不仅救助成本高,而且救助难度大,化解的成功率较低。
二、危机预防: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平台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的管理防范危机成本肯定优于化解危机成本,而且化解危机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管理的立足点应放在行业危机的预防上,这是主动性、前瞻性、有效性的行业性危机管理。
1、树立行业性危机管理理念,建设良好的危机管理文化
一方面,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有深层面的危机感,使危机意识在所有员工内心中形成一种潜意识,让危机意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具备的行业思维。另一方面,要树立全面危机管理理念,高管人员的视角不能仅仅局限于本行,更要从全行来审视行业性危机现状,服从行业管理与要求。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建立行业性危机管理机构
组织机构是危机管理的运行载体,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处理行业性危机事件的组织机构和危机管理的负责人,设立严密有序的机构职能规范,拥有充分的处理原则,经过充分的授权,才有了把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管理变成管理危机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管理组织人员要专兼职结合,组织要有绝对的权威性。
3、构建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信息系统
危机预防最主要的是能够对商业银行行业现状进行准确的判断,对未来的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监测的经济金 融指标必须全面而灵活,既要有宏观和微观的经济金融指标,又要有外部和内部的经济金融指标,而且这些指标要随经济发展及时更新。构建行业性危机信息系统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历史数据及市场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对未来能否健康发展做出预测和分析,要通过商业银行行业各种信息收集、分析、总结,得出商业银行行业运行体系的情况分析报表,使监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调整其经营行为。要保持各银行之间主要信息指标的沟通,通过专职的行业危机管理机构,从全行业角度对危机现状进行评价、评估。对可能形成的行业性危机信息要进行分析,剖析出尽可能详细的可能事件,特别是导致行业崩溃的致命性危机,进行重点关注,并将结果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决策者。
4、建立规范的法律化的行业危机管理制度
制度是危机管理的依据保证,只有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有利于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制度形式明确管理者职责、分工、措施、手段。当前商业银行行业危机管理迫切需要建立行业危机管理的协调制度、预警预案制度、应急制度、危机救助制度、危机评价制度等等。制度越全面、细致,防范的效果会越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建立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