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
2015-02-18 01:2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电子 货币产生并 发展 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求
摘要: 电子 货币产生并 发展 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求,但 目前 参与流通的电子货币还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最后,电子货币的发展并不必然 影响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货币 交易费用 货币政策
伴随着人类 历史 上每一次 科技 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货币将实现从“原子形态”向“比特形态”的转变,电子货币也将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麦克纳马拉发明的信用卡到今天,电子货币已经拥有了各种智能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多种形式。对电子货币的产生原因进行 分析 可得: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本原因
由于 金融 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就迫使金融 企业 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弥颓势。这样一来,为丰厚回报而进行的业务创新就给电子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因为对于电子货币的提供商而言,发行电子货币既可以作为金融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客户以增加潜在的收益。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内在地需要电子货币的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 网络 在商业贸易中的深入 应用 ,网上购物、虚拟交易等新的
商务模式让人们有了新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感到支付上的不便。对能够快捷安全的进行支付的新货币形式就有了内在的需求,电子货币不但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也具备了基本的货币特征,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电子货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三)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给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没有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高度发展,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包括各种信用卡、储值卡、数字现金等电子货币形式被普遍地接受并使用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要考虑能被普遍接受,同时对其的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本身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应该同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才可以广泛地进入流通;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则对这一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四)降低交易费用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综观货币形态的演化历史,都体现着这样一种内在机制,就是货币自身的物质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价值的逐渐剥离;同时其大小和重量也逐渐变小,慢慢地从可见演化为不可见;这些演变无外乎都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费用,这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电子货币成为独立通货的条件
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支票等形式,但实践中,这些电子货币都是在原有的现金或存款基础上发行使用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2因为从 理论 上讲,电子货币要成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独立的支付手段
作为一种独立的通货形式,电子货币被用来进行支付时,当其通过网络以数据信息形式从交易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钱货两讫,交易应随即宣告完成。但目前由于被认可程度不同和行业间的限制,电子货币在支付中并不被普遍接受。很多时候,只有将其同比例兑换为传统货币才能满足交易需求;而个人之间在目前还几乎无法直接通过电子货币完成借贷和支付。所以最终能标志支付完成的还是现金、存款形式通货的转移,真正体现交易信用的仍是被电子化、数字化前的现金或存款。所以电子货币要想成为独立的通货进入流通,独立的支付功能是必要条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独立的价值尺度
在行使价值尺度方面,目前的电子货币也还离不开传统通货的支持,这倒不是因为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元)3,这样的量度只是人为的一个约定基准, 中国 古代的货币度量就有文、吊、两等多种,既然纸币可以沿用“元”,电子货币 自然 也可以。即使叫成“比特”也没有关系,这不是 问题 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