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7)

2015-03-27 01:02
导读:货币价值的不稳定,也会直接带来很大的风险。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内会有一些货币支出,如货币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费用的支出等等,而在企业产品


货币价值的不稳定,也会直接带来很大的风险。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内会有一些货币支出,如货币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费用的支出等等,而在企业产品售卖之后,就可以补偿这类支出。这就是说,以整个企业界而言,它必然经常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即价格上涨时有所收益,而价格下跌时有所损失。不管企业界愿意与否,货币契约制度下的生产技术总是迫使其行为具有很大的投机特性;如果它要摆脱这种局面,生产过程必然要陷入停顿状态。在企业界范围内,未尝没有一定程度的职能专业化,其中有一种专业投机者,他们对正常生产者有所援助,会替他分担一部分风险。但这一事实并不影响上面的论点。

由此可见,不仅是当价格变动实际发生时,某些阶级会受益,另一些阶级会受损(这一点是本篇第一部分的主题),而且由于价格下跌而引发的普遍恐惧心理,也许会使整个生产过程陷入停顿。因为如果预期价格将趋于下降,肯定不会有许多冒险者愿意处于先买进后卖出的投机地位,这就意味着,企业家不愿意从事于先预支货币、事后才能收回的长期生产过程——由此必然会产生失业。价格的下跌事实上的确会对企业家造成损害,因此对价格下跌的恐惧心理将促使他们减少经营活动,借此来保护自己免受损失。然而生产活动和就业,实际上主要取决于单个企业家对风险估计的总和,取决于他们整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关于价格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相当普遍的话,就会造成价格的累积性变动。企业界如果预计价格将上涨,并且以这一预期为依据来开展其经营活动,那么这一事实本身就会造成价格一时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涨则证实了原来的预期,结果是又进一步增强了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心理;同样,当价格下跌时,情形也是类似的。所以说,一个相对微小的起因,也许会引起巨大的波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要消除个人主义的这种致命弊病,最好的当然是釜底抽薪,使关于价格将普遍上涨或下跌的任何有信心的预期根本失去存在的可能;或是采取某种措施,价格即使发生了变动,也不致扩大到很大的地步,不会由此引起严重的风险。这样的话,即使出于意外或偶然的原因,价格也只会出现有一定限度的变动,尽管由此必然会导致财富的再分配,但财富总量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要想获得上述的那种结果,就必须消除由初始变动引发的一切可能影响,但看起来这似乎是无法实现的。可能的补救措施也许应当是对价值标准严格控制。无论何时,只要事态的进展会引起对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预期,管理当局就应采取措施,把与当前预期趋势相反的某些因素发动起来。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消除预期,避免发生实际变动,尽管行使的结果没有能完全奏效,但总比采取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的政策要好些。如果让价值标准完全受制于偶然因素,而故意使之脱离中央的管理控制,那么预期造成的后果是,生产活动要么陷于瘫痪状态,要么处于过度兴奋状态。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价格上涨与价格下跌各有各的不利作用。通货膨胀对个人和某些阶级,特别是食利者,会造成不公道的后果,因此对储蓄是不利的。通货紧缩促使价格下跌,企业家为了避免损失将限制生产,从而对工人阶级和企业造成贫困的后果,因此对就业是不利的。当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者的影响性质,也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后者对借入者来说,也同样会造成不公道的后果;而前者使活动过度兴奋,也同样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这些影响后果,并没有像以上所看重指出的那样明显;因为借入者在保卫自己避免受到通货紧缩最坏的影响时,相比借出者在保卫自己避免受到通货膨胀最坏的影响时,总是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且工人阶级在经济过度繁荣的情况下进行自卫,总比在就业不足的糟糕局面下进行自卫要容易得多、有利得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由此看来,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后果是不公道的,而通货紧缩的结局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如果把极度恶化的通货膨胀,如发生在德国的那种情况除外,那么两者之中,通货紧缩似乎更糟糕一些,因为在世界处于贫困的情况下,它所引起的失业,比之使食利者受到打击要糟糕得多。但是我们对这两种不利情况作轻重权衡,却是不必要的。容易达成一致的看法认为两者都是应当竭力避免的弊端。在当今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储蓄是委托给个人投资者的,生产是交付给个人雇主的。正因为如此,就必须保证价值标准的稳定,否则,资本主义是不能行之有效的,也许是不能存在的。
上一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借鉴(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