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负效应分析(1)

2015-04-11 01:2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负效应分析(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负债率低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负债率低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有悖于“啄食”优序融资理论以及权衡理论等思想的行为,是我国特殊经济体制和独特经济环境的产物,它不仅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尝试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角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特点,分析企业融资偏好的现状与成因,探讨构建合理融资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 股权融资偏好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负效应分析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我国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2007年全年共有190余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其中增发融资3025.91亿元,配股融资232.54亿元,创下了沪深股市的历史最高记录。权益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等问题, 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为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提供了条件。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率相当低的情况下, 仍然不放弃股权融资机会甚至还积极争取,致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实务与传统的融资理论相背离,股权融资偏好的负效应日益显现。
  1.融资结构改变与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增长失衡
  企业盈利可持续增长是实施股权融资的基本保障。在企业内外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过度的股权融资必然导致资本使用效率下滑,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不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统计,从2000年进行配股的93家上市公司看,其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在配股当年为15.31%,到2006年下滑到9.42%。这说明,上市公司通过配股资金投资的项目并没有给其带来预期的高回报率,反而降低了其资产的整体收益率水平,进而对其持续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盲目的股权融资增大了盲目投资倾向及资金链断裂可能性
  上市公司经营决策者在融资决策时由于很少考虑到代理成本,因此产生强烈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不但表现在经营者在融资时首先选择股权融资,还表现在即使没有融资需要时,只是符合股权融资条件,大都选择进行股权融资。许多上市公司没有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研究,只是为了“圈钱”而拼凑项目,导致盲目投资的倾向,加速资金链断裂可能性。
  3.挫伤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股票市场及股票供求关系有着联系。过度、过乱的股权融资会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圈钱”的反感,从而引发股票市场的狂跌,降低了公司的市场信用,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析
  1.我国特殊融资环境导致股权融资偏好
  从宏观环境分析,一方面投资的高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而很多上市公司都有一种资金饥渴症;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使得债券融资渠道狭窄难以融资。从微环境来分析,由于追求盈利最大化,为降低融资直接成本的支付,致使部分上市公司错误地偏重股权融资。
  2.股权融资成本偏低
  外股权融资成本主要由股息及交易费用构成。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公司长年不分红或者象征性分红,股票分红的股利支出极低,因此股利支出并不构成太大的成本。而实际上的企业债券或银行借款的最低单位成本均大于股权融资成本。股权融资实际成本的相对偏低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动因。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潘龙萍
新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拟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解读财务报表的捷径
    上一篇: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