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1)(2)
2015-04-27 01:43
导读:但整体来说,中资银行与国际著名银行集团相比,无论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创新能力,还是在产品供给、服务水平、盈利水平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
但整体来说,中资银行与国际著名银行集团相比,无论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创新能力,还是在产品供给、服务水平、盈利水平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中央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动用外汇储备注资数百亿美元,但股改并不能解决中国银行业的所有问题。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非朝夕之功,建行、工行和中行通过股份制改造提高了排名①,并不就意味着它们经营能力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根本上是要使国有商业银行走上市场化的道路,通过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现代商业银行。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出来,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其经营效益、资产规模都会得到很大提高,会越来越成为中国银行业重要的市场力量,从而有助于打破中国银行业市场多年以来形成的高度垄断局面,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和行业的竞争程度,促使国内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盈利水平,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和银行业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程度将加深,甚至会出现控股、兼并重组中资银行的可能;中资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也会通过合并兼并等方式进行重组,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剥离不良资产,其市场份额短期内会有所下降,但通过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其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提高。因此,长远来看,未来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在各种市场力量作用下动态演化的过程,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或降低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过去由于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其结果将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未来银行业的反垄断,将集中在大银行竞争行为的规制上。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对中国银行业行为的影响
银行行为是指银行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的总称。银行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以下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国内银行行为的影响。
1、对银行业价格行为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银行业价格行为是指银行通过价格手段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与方法,也即银行的定价行为。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价格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和手续费。
价格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商业银行的价 格竞争也同样重要。合理的产品定价可以反映银行业的真实成本和具体各类业务的风险状况,可以帮助银行在同业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由市场定价、以价格反映风险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目前中国银行业产品的市场定价机制(如存贷款利率)仍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银行业基本的定价原则是以国家央行的基准利率为标准,浮动一定程度来实施。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当前央行已经完全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的上限以及存款利率的下限。汇率方面,中国当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商业银行在官方汇率的基础上可以有一定的浮动程度,但范围很小,实际操作的余地比利率更小。手续费方面,央行规定特定中间业务的费用实行指导价,其他由各商业银行自主收费。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有利于加快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国外成熟的银行业市场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产品定价方面的经验,从而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推出针对利率管制的金融产品创新。事实上,这样的创新已经出现了:2006年9月,渣打银行在内地推出了主题存款产品:存款期限为13个月,分为20万美元以上和以下两种利率,5000美元起存,少于20万美元的年利率为4.65%(13个月为5.0375%),高于20万美元的年利率为5.1%(折合13个月为5.525%)。该存款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作为一种存款,其年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而目前,央行对1年期内(包括1年期)的外汇存款利率有具体规定,中外资银行都不能自行决定利率水平,但央行对1年期以上的外汇存款利率则没有明文确定。渣打银行正是针对这一规定推出了13个月存款产品的创新,这一举措被业界称为“非常勇敢的行为”,实际上也反映了外资银行对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