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中航油事件看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研究(1)(2)

2015-04-29 01:21
导读:五、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应对------------------------------9 六、结论--------------------------------------------------14 七、参考文献-------------------------------------------

五、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应对------------------------------9
六、结论--------------------------------------------------14
七、参考文献----------------------------------------------15 一、前言 20 世纪 70、80 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金融自由化和石油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急剧增加,为规避和分散风险,防范未来融资的不确定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并在短短几十年内席卷全球。衍生金融工具也是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经济的宠儿。毋庸置疑,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杠杆性、产品设计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衍生金融工具也不例外,近年来,英国皇家巴林银行倒闭、日本住友商社所遭受的巨额损失再到中航油违规操作购买原油期货造成巨额亏损等如此触目惊心的事件正印证了衍生金融工具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航空油料股份有限公司因炒作石油期权亏损5.5亿美元这一案例的分析,提出一些在金融市场中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对此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应对此类风险的途径。 二、 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批判、对公允价值计量必要性的论证研究。其主要问题包括: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信息是否更具决策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是否有助于金融监管?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增加企业风险?例如凯兹于1997年发表了《财务业绩新模型的情况》一文。文中指出,银行实际以盯市作为业务管理的基础,而其财务报表却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这一事实违反了以简洁明了的财务报表披露实际财务业绩的会计目标。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内容多为介绍国际准则的进展和成果和国际上一些准则的比较分析,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研究更是成为重点。陈引(2003)等人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会计对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作者在文中强调: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必然与监督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朱海林(2000)的《金融工具会计论》对我国开展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现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对我国开展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深入细致的研究了国外金融工具会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黄海平在《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衍生工具》一文中以中航油为案例谈到了企业信息披露的不对称使陈久霖从事巨额投机交易而不为相关职责部门所知最终导致中航油(新加坡)的破产。杨海峰在《风险价值法在石油期货市场中的应用》一文中以中航油事件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了风险价值法VaR方法在对投资者评价和计量资产风险值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衍生金融工具源于“衍生”(derivatives)一词,起源于原生性金融商品或标的金融工具。这种原生性金融商品包括货币、外汇、债券、股票等,属于传统的金融工具,成为衍生金融工具;而标的金融工具则包括利率、汇率、股票指数、商品期货价格等。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FAS133 中,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通过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三个重要特性,对其做出了定义:
(1)该合同具有一项或多项标的,以及一项或多项名义金额或支付条款,或者两者兼有。由这些条件决定结算金额,并在一定情况下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结算。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该合同无需初始净投资,或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应的其它合同相比,所需的初始净投资较少;
(3)该合同条款要求或允许净额结算,合同可以容易地通过合同以外的方式净额结算,或以交割资产的方式结算,且这种交割资产的结算方式对于资产受让人而言,同净额结算无差异。
上一篇: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冲击的理论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