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航油事件看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研究(1)(3)
2015-04-29 01:21
导读: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IAS32 中也对衍生金融工具做出了明确定义,指出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工具属于衍生金融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IAS32 中也对衍生金融工具做出了明确定义,指出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工具属于衍生金融工具:
(1)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标的资产或指数,比如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信用等级、价格指数、或类似变量等;
(2)不要求初始投资,或相对于市场情况变动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其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要少;
(3)在将来某个日期交割。
3.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
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引用了国际会计准则IAS32中的定义,这样更加有利于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同时也是出于对我国尚未完善的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考虑,并未强行规定净额结算。
从定义上看,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强调了三个方面:变动性,即随着基础工具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有名义金额;初始净投资较低或根本就没有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日期结算或以净额结算。这几个方面是衍生金融工具最本质的特征。同时,这些定义也体现了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上的特征,即这些特征要素可以作为在会计上认定某一金融工具是否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标准。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有如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高度的风险性
未来日期结算是衍生金融工具定义中提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的执行是在未来某一时点,这使得整个合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衍生性和杠杆性的存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很高,因此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大。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日期结算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可以通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风险在交易者之间进行转移。交易者可以通过衍生交易对冲已有头寸来进行套期保值或承担风险进行投机。因此,使得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投资成为可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杠杆操作
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往往可以收到以小博大的效果。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甚至没有,如场外市场的利率互换协议,原则上无需企业筹措必要的本金,只要在执行利率互换协议时,筹足相当于利息部分的资金即可。这大大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率,同时也注定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高风险性和投机性。
3.规避风险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这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初衷,也是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但是如果没有投机者加入到交易中来,套期保值就无法释放其风险。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正具备了吸引投机者的条件,这种低成本高收效使很多人甘冒风险一试身手。不论投机者的个人目的如何,他们确实成为金融工具市场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类似赌博的行为承担并分散了市场所集中的风险,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的运作效率,使避险者能如愿以偿转移风险。
4.产品设计灵活且具有虚拟性
不同的机构和个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并不相同,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就要在基本类别的基础上不断的变化、组合或合成,构造出种类繁多的衍生金融工具新产品来。从时间、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方面进行设计、组合和拆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它本身没有价值,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具有虚拟性。所谓虚拟性是指,证券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是基于未来交易的一种合约,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合同签订到合同执行的一段时间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为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四类。这一分类方法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财务报表披露风险信息角度归纳的。然而,除此之外衍生金融工具还面临其他一些无法定量分析的风险,如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下面根据所涉及的领域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为以下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