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中的交易成本问题初探(2)
2015-06-10 01:46
导读:2.2 借贷双方发生的交易成本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产权主体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透明性、交易资源和交易活动的稀缺性以及相对价格发现的复杂性等因
2.2 借贷双方发生的交易成本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产权主体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透明性、交易资源和交易活动的稀缺性以及相对价格发现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客观存在,银行和企业在借贷活动中必然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具体包括:①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中的信息成本特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所花费的与潜在的交易对手相关各种信息成本,而借贷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活动。因此,信息成本是借贷活动经营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贷方考虑的信息成本包括调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抵押物的价值评估的成本以及为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借方考虑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寻合适的贷款银行的成本、对贷款银行调查的成本等。②谈判成本。在确定利率合同或利率契约中包含着借贷双方讨价还价的谈判成本,包括借贷双方确定贷款价格(利率)、金额、时间、方式及其他事项的谈判以及利率契约的起草、讨论花费的成本,也包括支付给谈判者的工资或他们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③监督成本。交易成本经济学假定经济行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导致利率契约的不完备,而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因此,利率契约又必须起保护作用以防止机会主义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利率契约签定以后交易过程还没有完,贷方为防范借方的“道德风险”还存在着监督和检查契约执行情况的成本。当一方违反了利率契约时,受损方有权要求索赔,而索赔过程也是要花费成本的。④保险成本。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有限理性的借贷双方为了避免风险损失,可能对其行为进行保险和再保险,而保险费就构成了双方的交易成本。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3 利率管制下的交易成本
由于人类主体认识能力有限,以及特定事件与环境的专有化知识都是由个人分散掌握,决策者必须依靠其他人提供间接信息,中央计划者无法完全把握这些信息。从金融市场来看,中央银行的官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决策者必须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提供自己不容易直接获得的信息,并接受他们的建议和分析以作出决策。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可能会隐瞒信息而使抉择次优,因而带来了“影响成本”。在更微观的利率市场上,由于财产货币的供求是在借贷双方之间进行的交易中体现出来的,政府只是利率决定中的外生变量,因此,政府为了观察利率政策的效果并监督金融机构在现行利率体制下的运作状况,必然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等资源,即花费大量的监督成本。还有,监管当局在对利率进行管制的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直接费用,如信息化、电子化过程中发生的硬软件支出等(据统计,80年代金融业最为发达的美国金融监管成本占到整个银行业利润的59%)。因此,中央计划比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要承担更高的信息交易成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