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2)
2015-06-13 01:21
导读:三是商业银行的外汇理财业务风险加大。随着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意愿结售汇的逐步实现和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从事国际贸易、有外汇收支的
三是商业银行的外汇理财业务风险加大。随着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意愿结售汇的逐步实现和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从事国际贸易、有外汇收支的客户外汇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逐渐扩大,需要利用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对所持外币资产及负债进行保值和增值,促使商业银行外汇交易的种类、数量和规模上升。相应地外汇管理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从2005年8月2日开始,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并放开对交易期限的限制;允许银行进行自主报价;开办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积极研发外汇理财产品,这在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发展的同时,也同时增加了外汇风险。虽说外汇衍生产品的创立本意是为外汇风险规避者提供一种资产避险和保值的手段,但其独特的虚拟性和杠杆性,又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投、融资工具和投机工具。而且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一般不列入交易者的资产负债表,潜在盈亏不会影响财务指标,避免了对资信状况的影响,所以,交易者不增加资产总额便可以增加收益。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和其他工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将进一步加强,其趋利性将日益强烈。在向客户提供远期、掉期等外汇衍生产品时,能否准确进行产品定价,能否有效转移、对冲和管理风险,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乃至生存能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