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走向趋同与合作的金融调控新秩序:国际经验与

2015-06-13 01:2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走向趋同与合作的金融调控新秩序:国际经验与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走向趋同与合作的金融调
走向趋同与合作的金融调控新秩序:国际经验与教训 摘要:本文从案例分析入手,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这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金融调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全球金融调控呈现趋同与合作的新秩序。论文运用对比与归纳的方法,从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和货币财政政策协调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金融调控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金融调控;国际经验;教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自由化持续发展,各国金融调控在强调个性的同时,逐步呈现趋同性的特征,全球金融宏观调控合作在不断增强,国际金融调控新秩序逐步形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大国,金融发展还比较滞后,在走向国际合作的金融调控新秩序中,需要慎重总结国际经验和教训。本文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从货币政策框架、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及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归纳。

  一、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出现“滞胀”,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放弃了多重目标的做法,而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进而创造一个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当作各国货币当局追求的首要目标。新西兰、智利、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相继采用这种新的货币框架;美联储在90年代后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低物价基础的前瞻性信息作为货币政策目标;1999年欧元区成立后,欧洲中央银行将政策目标定位为保持欧元区物价稳定,为欧元区提供一个能够稳定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环境。韩国、泰国等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也采取了反通胀的政策目标。可以说,1990年代以来,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特征。

  在中间目标的选择上,各国也适时做出了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创造机制受到了很大冲击,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渐趋明显,与产出的关系减弱,作为中间目标的基础被严重削弱。在此背景下,多数发达国家又重新采纳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分别于1982、1985、1986年宣布货币供应量不再作为中间目标;美联储1993年正式决定放弃实行了10余年的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制度,而以调节利率作为主要手段;欧元区也将作为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称为隔夜借款平均利率,欧洲中央银行通过常规性再融资操作来体现政策立场。

  二、利率市场化应遵循先易后难的渐进改革次序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配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经历了漫长的市场培育和制度创新,并为金融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以日本为例,它在二战后实行了金融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并从1970年代起分阶段实行利率市场化,1994年取消除活期存款外所有存款的利率管制,利率基本实现自由化。日本的利率自由化过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利率市场化遵循一个次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先国债后其他品种;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

  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的总体趋势下开始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有些国家由于急于求成,经历了改革挫折和金融危机的困扰。韩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历了反复不定的局面。1988年12月,金融当局宣布了一揽子利率自由化的措施,放开除一些政策性贷款外的所有贷款利率和两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但由于利率放开过快,导致宏观经济过热,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利率重新被管制起来,第一次利率自由化改革失败。类似的国家还有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挫败的教训表明:(1)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体系比较脆弱,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2)必须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和法律制度建设,否则,市场化的资金定价机制与脆弱的制度环境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巨大的金融风险,甚至产生金融危机;(3)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主体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实施公司治理机制的制度创新,防范和控制内外部金融风险。

上一篇:试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矛盾及其化解 下一篇: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