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转型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1)

2015-07-02 01:5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转型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县域金融组织结构失衡和功能缺陷,导致县域资金外流严
摘要:县域金融组织结构失衡和功能缺陷,导致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商业银行下放贷款权限、建立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信贷激励机制重新设计十分必要。
  关键词:县域金融;资金外流;激励机制
   
  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发展中成长的县域经济,提出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当前金融转型背景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仍存在许多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一、当前金融转型下县域金融中组织结构失衡和功能缺陷
  
  (一)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失衡,致使金融服务严重缺位。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纷纷把县域的分支机构撤并或降格,上收信贷发放权限,使其成为一个吸收存款的“吸储机”。业务网点的减少、信贷权限的上收,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存差持续扩大,严重影响了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如河南省许昌市2001年-2005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撤销的机构中,县域机构占71%。其中,长期以来占据县域金融主导地位的农业银行也将其竞争视角转向大中城市,大量撤并县以下机构网点。2001年-2005年,许昌农行共撤并机构77个,其中,县域机构67个,占比87%。二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其所经营的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狭窄,调剂功能弱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三是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信用社实力有限,致使其金融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由于前几年,农民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市场意识不强,竞争能力较弱,一些经济果林、种养业未能形成规模,加上大批盲目发展的乡镇企业关停倒闭,使得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相当部分资产成为呆账;且部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曾经出现的支付风险,使得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能力下降,这些都使得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力不从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一是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并设置了较高的贷款标准,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同时,现行信用评级侧重于对企业贷款申请时经营情况的静态分析,不重视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动态评价,并且对大、中、小企业采用一样的评级标准,这样,只有少数处于成熟期的优质企业能够获得贷款,而县域经济中处于项目投产初期的企业和部分有市场前景的中小及民营企业因信用评级不高不能获得贷款。二是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不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点。目前,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贷款审批权限非常小,特别是一些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支行贷款审批权全部上收。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是一级分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烦琐;而且,目前各商业银行执行的是新增贷款“零”风险,信贷员每发生一笔逾期贷款,就要下岗清收甚至停发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对于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民营企业自然就不愿贷款了。
  (三)县域资金外流严重。目前,在县域经济中存在资金外流的诱导机制。据调查,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系统内上存将资金上划上级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采取高额的上存利率,上存资金不仅安全无风险,而且可以增加自身盈利能力。过高的上存资金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如,2005年河南省县域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1294.6亿元,占其各项存款的64.8%。二是邮政储蓄将存款划转中央银行。近年来,邮政部门将储蓄转存款收入作为其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揽储力度。据统计,仅2005年,河南省邮政储蓄余额达564亿元,1999年-2005年,河南县域邮政储蓄存款增加了450.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5.8%,高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增长速度。
上一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