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高校贷款的风险监控(3)

2015-12-01 01:09
导读:(2)以承受资金成本的能力控制贷款规模。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高校财力能承受的资金成本是控制贷款规模的重要依据。由于高校每年都必须支付贷款

  (2)以承受资金成本的能力控制贷款规模。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高校财力能承受的资金成本是控制贷款规模的重要依据。由于高校每年都必须支付贷款利息,所以,预算中能用于支付利息的资金额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决定了高校贷款规模的最大极限。预算中确定自筹基建经费的额度是在扣除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后能用于发展的建设资金。编制预算时又将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所用贷款总额的利息的费用安排在自筹基建经费中支付。因此,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所用贷款总额的利息不能超过年度预算内安排的自筹基建经费。同样,已建成项目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的利息不能超过高校预算安排的财务费用。如果高校财力连支付利息都困难的话,显然就是贷款规模过大,债务负担过重。

  (3)以高校筹资能力制约贷款规模。首先,贷款是要偿还本金的,除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贷款规模外,高校还必须从偿还贷款本金角度考虑贷款规模,高校贷款规模受到高校筹资能力的制约。偿还到期债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借新还旧,或将贷款展期,这种方式总负债没有减少;另一种是用自有收入偿还,真正使负债减少,同时高校资产也将减少。高校偿还贷款能力最终取决于高校获取收入的能力和增加净资产的能力,贷款运用得当,可以促进高校的发展,增加高校的创收能力,为偿还贷款提供资金保证。其次,贷款建设项目必须有经济效益。高校贷款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优先解决高校扩大办学的“瓶颈”问题,建设高校教学基础设施,改善办学硬件条件,而不是教职工的福利和日常运营问题,高校日常运营经费不得使用贷款。增加校舍建筑面积,可以直接扩大办学规模,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数的增加可以相应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住宿费用收入,为偿还银行贷款提供资金保证。

  3、加强高校贷款的项目管理

  (1)加强贷款项目的投资方向管理。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事先应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人才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动态的财务信息,决不能因财务信息失误导致决策不当而造成损失。既要做到敢于贷款,更要善于贷款。高校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严格限定于改善办学条件(不含学生宿舍、食堂、教职工住宅等要求社会化的建设项目)。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应该对项目资金流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百分之百用于既定的建设项目,贷款资金不得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慎重选择投资项目。首先,高校选择投资项目时要谨慎论证,坚决杜绝无效益投资的现象,做到“四个不贷”:贷款项目未定者不贷,资金投向不明者不贷,另有无偿性资金来源者不贷,还贷无保障者不贷.即使有些项目在经过可行性论证后是非贷不可的,也应该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高校建设必须量力而行,自觉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避免基建战线过长造成“半拉子”工程和无效投入。

下一页

上一篇:金融资产确认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