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6-01-12 01:0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分析及对策(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摘 要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
摘 要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强调了诚信教育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会计审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 行为性失真 诚信

  纵观中国股市十余年发展的风云历程,我们看到: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痼疾之一,广大投资者对此深恶痛绝。有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公司的独立性以及募集资金使用与招股说明书的一致性、变更程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
1.1 缺乏及时性
  信息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及时性上。再有用的信息一旦时过境迁也会失去参考价值。试想,前1年的公司年报待到第2年4月底披露时,其所反应的公司上1年度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与公司现时的情况也许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股票市价已表现出现时与股票有关的各方面情况。在有效市场的三种形式中,弱式有效市场是假设以往价格运动的全部信息,只是反映过去的变化,与现在及未来无关;半强式有效市场是假设市场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已公开的信息;强式有效市场是假设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不管这些信息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在我国股市处于半强式甚至弱式的情况下,公开的市场信息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其投资参考价值本来就比较有限。而缺乏及时性的公开信息更是犹如马后炮。
1.2 内容缺乏简捷性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简单概括为:年报几大版,废话几大篇,中报季报随心编(未经审计)。在年报披露的高峰时期(每年3、4月份),几大证券报刊每天的版面都达几十版甚至上百版,且都重复着大致相同的内容。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细细阅读,更难于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3 缺乏保密性
  在正式公布消息之前,一些公司的小道消息、内幕消息往往满天飞,让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的上市公司不惜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先把公司信息“批发”给庄家,然后再根据庄家的需要把信息一点点的“零售”给中小股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保密性,既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又反映出监管乏力以及上市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感。
1.4 缺乏真实性和严肃性
  一些造假公司、变脸公司、补丁公司把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当成了增股配股等圈钱的手段,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根本不去考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虚盈实亏、虚增资产、虚列项目等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公司在年报公布前还出现了先预盈、后预警、再预亏的怪招。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之后出具补充公告,使信息披露的严肃性受到影响。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也是上市公司取信于股民的先决条件。
1.5 缺乏自觉性
  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问题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往往是被动披露、选择性披露,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能隐瞒的尽量隐瞒,能延迟披露的想方设法延迟披露,根本没把投资者应有的信息知情权当回事。那些因违规进行信息披露而受到证监会和证交所公开批评的上市公司,不仅令投资者寒心,也使其自身的信誉大打折扣。每年都有多家上市公司因隐瞒重大事项而被谴责或被特别处理。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市公司创造性会计行为分析
运用EVA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局限性
    上一篇:总分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