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简介及思考(1)

2016-01-23 01:0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简介及思考(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出台了《新资本协议》,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出台了《新资本协议》,并将于2006年底付诸实施。《新资本协议》对于信用风险资本的要求更侧重于银行评级体系,并有向银行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缩小与国外银行业的差距,适应《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与模型
  
  (一)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1.“6C”信用评分法。“6C”信用评分法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它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 y)(指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包括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项目的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经营环境及趋势)、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以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
  
  2.z-score违约预测模型。z-score违约预测模型是由美国阿尔特曼教授(Altman)于1968年提出来的,他采用多变量分析法对66家美国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判别研究,并建立了由5个参数(财务指标)组成的z值模型,并对美国制造企业的破产进行了判别分析。
  Z分数模型的判别函数如下: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
  Altman教授通过对Z分数模型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z-score)。研究发现,Z值越低,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Z值越高,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Altman曾经对66家企业进行分析测算,其准确程度达95%左右。Z分数模型的具体判断标准为如下所示:
  
  (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有Credit 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KMV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等四类。
  1.Credit Metrics模型是由J.P.摩根公司等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其主要优势在于通过计算信用工具在不同信用等级上的市场价值,达到用传统的期望值和标准差来度量资产信用风险的目的,并将VAR方法引入到信用风险管理中来;对组合价值的分布有正态分布假定下的解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产收益率正态性硬性假设,可以用资产价值分布和百分位求出资产损失;对“违约”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违约也包括债务人信用等级恶化;它是一种盯市场(Market-to-Market)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能将债务价值的高端和低端考虑到。该模型提出了边际风险贡献的概念,很好地刻画新增一笔债券/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及其取舍方法。主要劣势在于:大量证据表明信用等级迁移概率并不遵循马尔可夫过程,而是跨时自相关的。该模型使用历史数据度量信用风险,属于“向后看”的风险度量方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麦肯锡模型则是在Credit 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a structur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 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上一篇: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