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演变研究

2016-02-20 01:1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演变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演变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演变研究 摘 要 中国股市素有“政策市”之称,股市的“政策效应”刻画了股票市场对政策出台的敏感性和反应程度。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市对政策的反应逐渐趋于平淡。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市政策效应发生演变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完善中国股市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股市 政策效应 制度缺陷 制度创新
   1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研究述评
中国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人们普遍接受的“政策市”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股市的运行,这是一种不带价值评判的中性认识;二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过多地干预了股市的运行,导致股市频繁波动,这种认识带有“批判”色彩(胡金焱,2002)。“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投资者、投机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政策市”特征引起的市场结果,刻画了股票市场对政策出台的敏感性和反应程度。潘伟荣、梅雪(2002)、胡金焱(2002)通过研究沪、深两市的异常波动事件,发现股指的异常波动几乎都与政策出台相对应,其中政策以52%的比例位居影响股指原因的第一位。彭文平、肖继辉(2002)通过对比政策事件公布前后15天和公布后15~30天的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发现60%多的政策会造成市场较大的波动。众多研究趋向的统一结论是: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政策是导致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在对中国股市“政策效应”具体表现的研究上,人们发现政策对股指的波动有显著影响,一个政策的发布导致的短期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为正常水平1.671倍(彭文平、肖继辉,2002);政策对股指的影响幅度呈收敛趋势(潘伟荣、梅雪,2002);股市效率低下(存在“政策反应不足”或“政策反应过度”),股市对利好、利空政策反应不一致并且存在明显的预期政策反应(胡金焱,2002)。有关学者关于“涨跌停板”制度(吕继宏、赵振全,2000;张剑、王一鸣、吕随启,2002)、“降息”政策(唐齐鸣,2000)和“国有股”减持政策(曹红辉,2002)对股市影响的实证结果也支持了上述一般性统计结论。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已有的研究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却很少分析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从“反应过度”演变到“反应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股市“政策效应”发生演变的深层次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完善中国股市的几点建议。

中国大学排名


2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演变的原因分析
2.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逐步弱化是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演变的根本原因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表现为一种股票市场制度创新过程,即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演变过程。其产生与发展选择了赶超式发展模式,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提供制度变迁的方案并具体实施和控制证券融资的组织化、制度化进程。政府主导型证券制度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将股票市场制度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以行政性长期契约关系降低信息成本与资本搜索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非对称性和谈判问题,弥补了有缺陷的市场结构。但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股票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存在一定差异,这一差异表现为中国股市非社会化、非市场化的制度缺陷。中国股市非社会化、非市场化的制度缺陷导致了股市的定位缺陷。中国股市的定位缺陷即为国企服务、对政府负责和以融资为本,导致了中国股市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质量低下以及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和股票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这些是中国股市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另外,中国股市的定位缺陷也导致了中国股市政策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和效率低下。因此,每一次宏观政策过后,市场真正获利的只能是机构投资者,而受损的恰恰是处于信息劣势的广大中小投资者。政府为“稳定”股市而采取的“打压”政策,不仅不能实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的却是股市的持续下跌,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了严重的“政策风险”,使政策效率大打折扣。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完善,中国股市逐步从“融资主导型”向“投资主导型”转化,股市的发展逐步由“政府强制型”向“市场诱致型”演进,中国股市的制度缺陷逐步弱化,这是中国股市政策效应发生演变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金融机构的监管原理与发展历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