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余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02-26 01:2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对新余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新余
[摘 要]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新余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情况的调查,从中小企业和银行两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农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对策。 [关键词] 农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
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小企业贷款,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银行制定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试行)》等,新余市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银行优化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为深入了解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情况,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我们组织力量对新余市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新余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融资障碍分析
近几年,新余市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中小企业25000多户,实现总产值112.1亿元,占全市63%,完成销售收入110.4亿元,上缴税金3.8亿元,利润总额达7.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40家,完成销售收入53.6亿元,上缴税金2.4亿元,利润总额达3.5亿元,增幅明显高于全市中小企业平均增长幅度。2006年前6个月,全市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51.8%,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9.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二位。中小企业已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主体力量。
从调查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和企业反映当前新余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信贷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贷结构不合理,许多中小企业存在零贷款经营的问题。据调查,有60%以上中小企业为零贷款,其中小企业贷款户数仅为38%,贷款余额只占五分之一。在现有中小企业贷款中,农村信用社的投放占全部贷款近百分之五十。企业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很难短时间内做大产能规模。另一方面,银行流动资金跟进配套不足。近年来,一大批外资和本地民营企业,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项目建设上,并形成了一定的产能规模,由于配套流动资金不足,致使一些项目无法满负荷生产。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当前,新余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然狭窄,一是自筹资金。二是银行借款。企业成立时,基本是自筹资金,民间融资。当企业希望发展壮大时,大都依靠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银行有效信贷支持不足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企业、银行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企业方面看
1.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银行不愿支持。许多小型企业负责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能力较低,只是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创业立家,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风险大。
2.中小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采取独资或几个亲朋好友合资合伙的单干式或家庭式经营组织形式,小规模、封闭型、经营管理能力的局限性,企业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家族化管理倾向较为严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偏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重复建设和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行业,高危行业等。
3.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缺乏足够的有效资产作抵押,寻求担保困难。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资产少,企业自我积累意识能力差,且有部分中小企业主存在“套用别人的钱发展,赚了钱是我的,亏了钱是别人的”意识倾向,造成自身积累远远滞后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企业寻求发展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产可以抵押,常常告贷无门。
4.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难于把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有些中小企业不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做多套账,为了融资故意夸大资产和盈利,为了少缴税款,人为少报销售收入、盈利数据,账表不实、账实不符,使外界对其真实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周转、财务状况捉摸不透,银行在考察中小企业时难于把握。在加强银行风险防控,不断加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情况下,银行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贷款难免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