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与对策(1)

2016-03-31 01:0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与对策(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同时对利率和外汇实行比较严厉的管制。在此制度安排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几乎不存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然而,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其后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逐渐增大,到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将近达到3%。   毋庸置疑,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意味着汇率的频繁波动将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每天所要面临的现实。如果说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在2005年7月1日以前是隐性的、可以忽略的话,那么从此以后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将是显性的、日常化的。然而事情还远非如此,根据我国加入WTO所承诺,2006年底以前我国的金融业将全部向外国金融机构开放。显然,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并不会囿于人民币业务,国际业务也将是双方争夺的重要领域。以上两方面都足以让我国商业银行充分重视汇率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分析  所谓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金融活动中以外币定值或衡量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和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产生的现金流量以本币表现的价值,因货币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损失或产生额外收益的可能性。目前,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压力预期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外汇交易是与客户的结售汇业务。该业务实际上是我国对外汇采取的管制措施,规定除了外资投资企业的外汇和一些符合条件的中资企业可以保留最高限额15%的外汇收入以外,其余的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企业和个人用汇则需要向外汇指定银行提供有效的单据和凭证才能购买。因此,只要有外汇收付业务的发生,就会有外汇结售汇业务的发生。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购汇、持汇意愿明显下降,远期结售汇签约增长异常。据统计,2004.年1到8月,我国南方某发达城市的银行进口售汇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货物进口43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5%,进口外汇支出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45.6%,由此可见进出口售汇增速分别比货物进口增速和外汇支出增速慢16和31.1个百分点。作为国内唯一一项人民币保值业务,远期结售汇交易也变得异常活跃。由于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因此目前远期结汇签约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据统计,2004年10月我国沿海某市远期结售汇金额为2.13亿美元,其中远期结汇签约1.75亿美元,占比82.17%,环比上升367.5%,同比增加近10倍;2004 年11月份的情况更加突出,11月份前两周的远期结汇签约额就超过了10月份,达1.76亿美元。所以,商业银行目前结售汇敞口头寸不断增加。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开展了远期结售汇业务,然而这种业务仅限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外汇交易,银行和银行之间并没有有效的交易渠道。当银行为企业提供结售汇交易后,自身便吃进了外汇敞口头寸,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就转移到了银行。而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不健全,产品单一、缺乏流动性,在外汇市场上商业银行没有有效的对冲风险的渠道,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自身的外汇敞口头寸难以平盘。  二是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和负债错配风险。所谓外汇资产和负债错配是指商业银行所持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数量上不一致或到期日不同或币种不对应。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错配就会产生资产负债缺口,这种缺口在汇率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的收益面临不确定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的数据显示,(如图1)我国存款货币银行的国外资产存量从2003年3月的12495.9亿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底的17422.1亿人民币,增加了39.4%,目前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国外负债同时期从3378.6亿人民币增加到4196.2亿人民币,增长了24.2%,但从2004年下降的势头并未止住。国外净资产不断上升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数量上严重失调,一旦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商业银行的损失将是严重的。在商业银行的国外资产和负债中,外汇存款和贷款的数量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外汇存款增加的幅度赶不上贷款增长的幅度,不但信贷业务受到限制,流动性风险也会增加。2002年以来由于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2002年到2005年全部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增速很慢,甚至在2003年、2005年还出现了负增长情况,外汇存款净增加了170.24亿美元(见表1),而同期贷款却净增加了521.68亿美元。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会刺激企业和居民的外汇贷款需求,而外汇存款则会呈反向变动。在商业银行外汇负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外汇贷款的需求,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比不断攀升,甚至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外汇存贷比不得超过85%的警戒线。这样就形成了银行外汇资产向贷款集中,而贷款期限中以中长期贷款所占的比例愈来愈高,金融机构外汇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增加。  图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资料整理.  表1:2002年6月~2005年12月全部金融机构的外汇存贷款情况
上一篇: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