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昨天……今天!明天?(1)(3)
2016-05-30 01:03
导读:今天对明天的呐喊 事实上,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并无多大分歧;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主要分歧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该于何时、
今天对明天的呐喊
事实上,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并无多大分歧;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主要分歧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该于何时、何地被建立起来。笔者认为,时不我待,已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应停顿,应该使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根据这个标准,到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而且,据预测,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5%,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赡养比将下降到4:1,而农村老年人口又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0%。“银发浪潮”不仅仅会冲击城镇,也会更猛烈地冲击社保基础相当薄弱的农村。
面对日渐成长的“老龄社会”的挑战,许多人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农村传统养老方式的“持续与顽强”。我国农村的传统养老方式是家庭供养,而且这也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根据1995年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由家庭供养的农村老人占农村老人总数的94.7%。据1987年“中国老年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农村老年人收入的4.7%来自养老金,38%来自子女。可见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还是主要依靠子女或其他晚辈。但是,随着农村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农村的家庭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将日益弱化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农村家庭调查中有关四川和辽宁的数据,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 73.25%,核心家庭的发展使得家庭保障在经济和感情交流功能上发生困难,家庭结构小型化,也使得老年人的家庭日趋缩小,辽宁省独自或只与配偶共同生活的老年人比例高达12.7%。又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对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不超过3人的老年人家庭,城市占 56.77%;县镇占50.36%;农村占19.69%。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显效,家庭中“儿子”数目的下降,独立或只与配偶生活的老年人的比例还会上升,很多农村老人会因此失去生活保障。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论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论保险监管的严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