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中国社会保障现状及模式的选择(1)(2)

2016-09-16 01:17
导读:二、存在问题 (一)基金收不抵支,财务危机.(这一问题在第一节小四部分中以论述) (二)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在第一节小四部分中以论

二、存在问题
(一)基金收不抵支,财务危机.(这一问题在第一节小四部分中以论述)
(二)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在第一节小四部分中以论述)
(三)运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不规范。大量企事业单位非法占用和挪用保险基金,造成屡屡出现减发或拖欠基本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事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间机构来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同时,在国家和企业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也不明确,经常出现“扯皮”现象。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几年来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其中一些如公务员三次加薪政策,又违背了社会保障的共匀性,即一方不断提高,另一方却无法得到。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
(一)会保障基金的筹措。
这一节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弥补和筹集方式的选择两方面 内容 。(1)缺口的弥补。基金缺口是我国社会保障运行中最大的危机。仅养老基金一项,目前已达到2900亿元,年缺口还以400亿元增加,虽然中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如“两个确定”等财贸来减少缺口,可由于种种原因,收效并不理想。进一步导致了基金财政危机,收不抵支的现象正在加剧。估计到2004年,各项基金的缺口达4500亿元。解决这种危机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支出(可中国政府又面临僧多粥的困境),另一方还应从根本上制定措施来堵缺口,分减政府的负担,这主要包括以下几内容:一、控制退休金的“短龄发放”(即早退和内退),甚至可延长退休年龄,二,严格审核事业单位缴费工资和计发养老金的基数。三,加大力度查核工资外收入,加大保障基金的收缴数。四,退休人员待遇问题可以尽量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五,规范各种基金的发放制度,杜绝“寻租”等现象发生。六,多渠道的筹集基金。(2)资金的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有4个渠道:政府、雇主、雇员和基金运营收入。政府负担的费用(经常性支出)不应超过总费用的30%。政府负担的费用,经常性支出以税收方式征集;制度转轨费用支出采取减持国有股和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雇住,雇员负担的费用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费,雇主负担的总比例目标控制在工资总额的25%。基金投资运营收入应在费用负担中不低于10%。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减轻政府和企业负担。这一节内容再文中已多次论述,这里不在赘述。
(三)规范化的管理。一、基金的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属于社会性公共资金,目标是由社会自制性机构组织管理,避免各级政府及任何机构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影响和干预。建议在中央、省、市各级成立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各界代表产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为理事会法定当然理事。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设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基金的统一管理。二、管理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由各级政府劳动部门统一负责。主要职能是,法律、法规 研究 指定、审核、确认、监控社会保障事务经办机构。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社会保障的监督机构可以由各级政府、企业、工会、专家和学者组成,定期检查和公开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使用情况,使社会保障的运行过程走向 科学 化和高透明度。
(四)加强法制建设。
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如《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要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有些地方不按规定向国有企业以外的企业征收社会保险费,对欠缴户追缴不严。要加大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四、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考虑的因素
中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上,首先和必须考虑的是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其中有六个因素必须考虑,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力发展经济是较长期内的首要任务。所以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也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2、中国地域的差异性。包括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也就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切忌“一刀切”模式的出现。3、 农村 劳动力城市化进程。考虑到农民工不断涌入城镇的现实及这个进程的连续性,就对中国以城镇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个保障范围应更加开放、广泛的要求。4、维护社会保障整个体系的统一和完整性。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含养老、失业、医疗等多方面内容。必须维持各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性,不能厚彼薄此。5、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高失业问题。把握当前和潜在剩余劳动力和失业率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重要的依据。6、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中国连续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骄人成绩,同时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国有企业改革也将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位研究(1) 下一篇:蒋定之:挪威银行业监管特色及启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