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面临三大挑战(1)
2017-04-23 01:1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中国证券市场面临三大挑战(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第一、要促使我国证券市场从以前的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转向优
第一、要促使我国证券市场从以前的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转向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证券市场实际上是一个配置资源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讲,应该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股票买卖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易,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卖给投资者,以怎样的价格成交,应该由投资者自己去选择,这些是交易所、中介机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事情,监管机构只负责规则的制订。而我国情况比较特殊,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卖一部分给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改善国有企业资本负债率过高的财务状况。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它的盈亏、企业职工的工资及生老病死都是由国家负责,到了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国家财政出现困难,它拿不出更多的本钱来支持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就通过股份制把一部分国有企业卖给老百姓。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证券市场,从最初的功能定位就是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的,但是现在不行了,对垃圾股的融资、再融资,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
第二、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是价格发现功能。证券市场在完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所具备的第二个最大的功能是价格发现,价格发现功能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如果公司非常优秀,那么股价就会比较高,在融资和再融资的过程中可以以比较高的价格得到投资者的认购。但是在我国,目前绩优股和绩差股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前10年在资金推动型的行情下,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基本上与内在价值关联不大,而是与流通盘子的大小相关,实际上在延续实体经济部门“优不胜,劣不汰”的弊端。
加入WTO后,我国的证券市场要逐渐有一个价值再挖掘的过程。所以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好转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场走势从总体上看是良性的。其中包括那些真正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像能源、电力、钢铁、汽车、金融、证券业等,这些行业正好是本轮周期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部门。所以证券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这次上涨实际上就是价值再发现的一个过程。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三、要从以前的公司本位论转变为股东本位论。买股票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但从经济学的投资行为角度讲,你是在进行一项重要的投资活动。任何一项投资都需要获得回报,比如买国债,3年期的年利率是2.5%左右;存银行一年有1.98%的利息所得。但很多投资者买了股票后,根本不去考察这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市场设立后,就是为上市公司圈钱再融资服务的。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是亚意圈钱,很多上市公司离开配股、增发、债券就生存不下去了。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开始发生转变,现在我们要求证券市场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股东要关注回报,长期不给股东回报的上市公司决不是好公司,而且要改变二级市场负和游戏的必要前提必须是上市公司的红利大于二级市场的交易成本。
以上三人转变决定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运行格局。
市场化进程加快
加入WTO后对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一级发行市场的逐步市场化。以前是审批制,后来改成核准制,但实际上都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因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哪些公司能够上市,能够卖什么价,实际上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管部门只是定规则,谁能够上市最终应由投资者自主选择。而现在虽然是核准制,但权力仍然还是集中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手里。下一阶段就是要市场化,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从中期趋势讲,就是要逐渐实现一级发行的市场化,把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选择到市场上来。
第二个环节是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没有指数期货,也没有坐市商制度,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运行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媒体、投资者、机构都喜欢牛市,不喜欢熊市,股市一下跌都没有避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