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会计准则中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的质疑(

2017-05-16 01:0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对会计准则中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的质疑(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摘要:《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
摘要:《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等国家一系列有关无形资产的法规,都将土地使用权归属于无形资产,本文认为存在不妥之处,并提出质疑,建议将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划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资源,单独列示,以下详细阐述本文的观点。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质疑、建议

一、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无形资产的诸多特征
1、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无形性特征
《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然而,从土地使用权的实际意义来看,土地使用权和企业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一样,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托,有其实物形态。既然土地使用权的实物形态存在,则不应将其归属于无形资产。
2、土地使用权不具备价值的不确定性特征
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它的开发研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且有可能以失败告终。无形资产存在使用效果难以单独计量、新技术的发明会使原有专利权突然变的一文不值、实际的使用期限不易确定等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无形资产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土地使用权则不同,其载体土地是自然资源,原始取得比较容易,不存在失败的可能,使用效果可以单独计量,使用期限可以明确规定,获利能力相对稳定。因此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无形资产的价值不确定性特征。
3、土地使用权不具备功能扩散性特征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无形资产,其功能极具扩散性,如专利权和商标权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申请获得,非专利技术可以同时使几个企业受益。而购买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期限内,受益者是唯一的。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土地使用权按无形资产核算不符合连续性和一贯性原则
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未进行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之前,按无形资产核算,并分期摊销,待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为开发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企业尽快开发、利用土地,增加企业价值。但是,工程项目开始建造后,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而在建工程不能计提折旧,待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形成固定资产以后,再以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从工程开工到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较长时期内,企业占用着土地却无须摊销土地占用费,结果导致工期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企业越有利,企业只需通过将工程的开工时间提前,或者推迟确认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就会直接增加当期利润。如果将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核算,有偿购入的土地在使用期限内不中断摊销,则不存在上述现象,且符合会计核算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原则。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上市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管理模式研究
    上一篇:论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健康险的管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