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选择(1)(3)
2017-08-10 03:19
导读:与美国和韩国相比,中国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储蓄存款的占比过高。虽然2004年(改革加速)较1996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其
与美国和韩国相比,中国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储蓄存款的占比过高。虽然2004年(改革加速)较1996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其在整个金融资产结构中的比重无论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均远远超过韩国和美国。
二是有价证券的比重偏低。1996年,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大,有价证券的比重一度达11.47%,但随着国债发行力度的减弱,以及到期国债的归还,2004年有价证券的比重为-0.97%,降幅达12.44个百分点。
三是股票的占比仍然很低。1996年股票的比重为2.78%,至2004年仅为3.37%,微升了0.5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证券市场不景气,居民投资股票的信心受挫。
四是现金的比重仍然较高。因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较高,居民往往将现金转化为流动性较高的其他金融资产。虽然2004年下降了0.37个百分点,但远远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韩国,这和当前快速发展的银行卡业务不相吻合。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混业经营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论基于市场原则的政策性金融功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