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信用服务业的发展

2017-08-12 02:2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中国信用服务业的发展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中国信用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信用服务业的发展 信用经济是信用交易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对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减少流通成本、活跃金融信贷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它之所以能建立起庞大而活跃的经济体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经济形态已过渡到完善的信用经济时代。

  我国正在迎来信用经济的时代

  虽然中国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速度很快,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国去年获准加入世贸组织便是例证。加之我国经济已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人均GDP今年有望达到1000美元。按照国际测算标准,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国家将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西方观察家分析,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我国将很快进入信用经济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已全面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至此,中国市场已提前进入成熟期。从这时开始,信用交易日益频繁。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融合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信用交易将更加活跃。

  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信用状况却令人担忧。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论是消费者信用领域还是企业信用领域,都存在严重的失信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因为失信的总成本远远低于其收益。既然失信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非损失,人们就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失信。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就是信用问题,如果这种状况继续存在下去,必然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信用经济能够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系统、完善的信用体系。这套体系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失信行为产生的成本大于失信所带来的利益。美国六七十年代由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型中,也曾爆发了大规模的信用危机;随后,美国建立起国家信用体系,从而使美国真正成为信用经济的国家。

  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包括几个层面上的工作:第一个层面是国家立法。立法是保障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工作。第二个层面是政府管理,包括行业管理和信息开放化工作。第三个层面是信用行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信用管理服务,正是第三个层面即信用服务行业的工作。

  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

  信用服务行业的成熟程度体现了信用经济发展的程度,信用行业的发展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美国为例,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除国家立法外,对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只起到指导性工作,根本性的推动则是由信用行业完成的。

  一般认为,信用服务行业由10个分支组成。这10个分支是:企业资信调查行业、消费者信用调查行业、资信评级行业、市场调查行业、信用保险行业、保理行业、担保行业、企业商账追收行业、消费者欠款追收行业和信用管理咨询行业等。

  信用服务行业的第一个分支是企业资信调查行业。企业资信调查的含义是,通过专业调查机构的信息收集,向委托人提供被调查人的商业信息和信用信息,旨在帮助授信人在提供贷款、信用销售或投资时准确把握受信人的信用状况。这是国外最基础性的信用分支行业,也是我国最早的信用行业。这个行业早在1987年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计算中心引进中国,开创了新中国信用业的先河。企业资信调查行业在开办之初并不顺利,一是政府部门之间资料信息封锁,信用服务机构很难取得有用的信用信息;二是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尚未形成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的意识。直至目前,企业资信调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资信调查的重要性,开始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调查,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渠道也逐步放开,企业资信调查行业正在走向成熟。

上一篇: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