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根据我国入世承诺,从2002年1月1日起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即从2002年的15.3%降到2005年10%以下,这意味今后的二年内实际上人民币实际汇率会逐步升值,会缓解中国人民币现阶段所面临的升值压力。视形势发展需要,甚至可提前履行入世承诺。
(2)适当放宽外汇管制,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将强制结售汇制改为意愿结售汇制,目前还是较好的时机。进一步有选择的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放宽对企业和居民用汇的限制。
(3)视汇率态势发展,择机减少国内企业到海外发债额度,逐步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鼓励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与债券,向国内银行借款,以影响外资流入境内的速度。
(4)在上述政策效应减弱情况下,只要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仍出现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时,可通过年1%-3%的温和通货膨胀政策逐步释放。通过通货膨胀调整的好处是:调整时间较长,资源转移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可以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低;调控当局针对国际市场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及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可以及时改变政策走向;在长期,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过剩,国际比较的工资水平可以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在温和通货膨胀和非贸易部门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工资水平上升较慢,劳动力就业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张,有利于明显缓解我国目前的结构性就业不足问题。
(5)在目前形势下外汇管理政策的基调应强调国际收支平衡。在资本项下未完全开放下,只要是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基本稳定,不必担忧贸易顺差减少。保持经常贸易略有盈余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但时有逆差也不必惊恐。
总之,实际均衡汇率的变动,有经济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也有因汇率预期引致的资金流动带来的压力。当前一方面要抓住好时机,防止信贷过快增长,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高于趋势增长率的快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央行调控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不变的预期,通过稳定汇率预期,争取时间,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专栏一」信贷局势突变是怎么发生的?
当人们还在反思惜贷原因和寻求治理通货紧缩对策的时候,贷款从2002年8月份开始突然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今年上半年各项贷款累计增加19033亿元,同比多增10350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7810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18475亿元的水平。贷款增长速度创1996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有人预测,全年新增贷款很有可能达到35000亿元,增长速度高达26.6%。出现这一重大转折,意味什么?其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综合目前可以获得的资料看,我们认为,自去年8月以来信贷迅猛增长的基本原因是:
(一)国民经济正常的快速发展,有力刺激了贷款需求的提高一季度GDP增长9.9%,4、5月份的非典短期内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整体经济增长态势不会有显著影响。其中一些“暂缓消费”会在下半年得到补偿,对全年的影响不大。各方面体制改革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释放的投资增长的发展势头仍不减。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7%,创1995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进出口前5个月累计增长近40%。这是推动上半年贷款迅猛增长的基本因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