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及对策
2017-08-19 06:5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及对策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一、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 所谓财务贫困
一、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成因 所谓财务贫困性增长,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净利润却呈现下降趋势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款总量增长迅速,并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其最终的效益却呈下降趋势:有的城市商业银行税前已亏损;有的表上盈利可观,但缴纳所得税后所剩无几,根本满足不了股东的分红需要,或纳税后净利润已为负数,其实为亏损。分析形成这一财务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健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化解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益矛盾,调整发展思路,建立以盈利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长久目标的金融企业,确保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激烈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原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距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尚有很大距离。其对市场经济中若干经济变量缺乏敏感性,地方政府对其的干预力度远比市场经济作用的力度大,加之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高管层的指导思路不能与时俱进等,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出现实质性亏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经营竞争能力。出现财务贫困性增长是内部外部多重因素所致。 (一)外部因素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地方经济增长率仅有8%~9%,而有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的增长率却高达30%以上。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都应受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约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最终目的是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在满足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得到增值。而竞争激烈的存款市场使城市商业银行也卷入到无序的竞争中,过高的营销费用,变相高息揽存、实物奖励、不规则的以贷引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滞效应已逐步显现,造成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提高,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贷款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也曾一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贷款业务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甚至
放松条件发放贷款,使得计息资产与付息负债严重失衡,计息资产边际效益逐年递减,造成连年虚盈实亏,最终导致资产状况进一步恶化,不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大量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靠负债维持经营,存款增量中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被非生息资产增量“吃掉”。 1.法律制度不完善、不配套,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规避 《商业银行法》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只限于传统的存款、放款和结算,投资业务仅限于购买国家债券。这就使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尤其是资产业务难以合理而高效运作,生存和创利空间狭窄。随着不良贷款的清收,城市商业银行收回了大量抵债物资,而这些抵债资产的经营特许权并不属于城市商业银行,致使大量的闲置资产无法通过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方式实现增值,直接和间接损失十分严重。 2.财政、货币政策不协调,致使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存在盲目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不配套,致使城市商业银行无法确定长远的发展战略,业务经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从财政政策角度来看,缺少一套适应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规避控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差的背景下,一味要求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导致表内应收利息逐年攀升,不仅违背了会计的谨慎原则,而且使城市商业银行在较高的税赋水平下,用营运资金垫付营业税金,形成财政的超前分配。这不仅侵害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给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造成很大的潜在风险。同时,它又掩盖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虚盈实亏。城市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社会形象的考虑,在业务经营上往往过分考虑税前利润,致使业务经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3.企业改制影响城市商业银行收益 当前,企业改制在资金上高度依赖银行,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纷纷通过破产来逃废城市商业银行的债务,导致银行的大量贷款沉淀。有的企业用政策性破产的方法,要求城市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有的甚至要求减免利息。改制后的新企业虽然答应承担原企业的相应债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企不理旧账造成银行资产沉淀。由于
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不能大面积破产。为了社会安定,地方政府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继续向没有效益的企业发放贷款维持其生存,从而使银行和这些企业形成一种刚性粘合,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盘而不活,增量优而不化,新老贷款划而不断。 (二)内部因素 城市商业银行由原信用社改头换面而来,在“一级法人”的体制下,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过分集中,调查、预测、分析、评估与决策相脱离,责、权、效,利得不到有效结合,这是致使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贫困性增长的内部因素。 1.对扁平化管理理解不够准确 扁平化的管理是信息扁平化、授权扁平化,各层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直接决策,形成一条垂直的信息链。而有些城市商业银行对扁平化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机构的扁平化就是实行了扁平化管理。由于机构的扁平化。造成基层人员紧张,促使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增加人员,从而造成人力费用的大幅度攀升。机构的扁平化致使营业费用大幅度增加,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收益。 2.未能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才能保证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恰恰是在这一环节上,未能引起城市商业银行高层的足够重视。困扰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源在于员工素质低,人才资源匮乏。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身为一级法人,但其决策层的高级管理人员均由地方政府提名,这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用人机制上不具有超脱性。由于用人机制呆板,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至今没有能建立起以利润指标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考核体制。把经营过程目标考核当作最终目标考核,严重背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这种状况将使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乏力,隐患四伏。佛山市商业银行被兴业银行兼并就是鲜活的例子。 3.考核分配机制合理性不够 由于人才制度的缺失,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经营理念还处在传统的以单一存款指标考核员工薪酬的阶段。这种考核体制既不科学,更不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精神,也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薪金有时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任何行业间竞争,人才都是制胜法宝。银行更是如此。那些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正在崛起的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向那些金融综合型人才伸出高薪的“橄榄枝”,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人才不断流失。 4.资产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够 受制于分业经营所限定的业务范围,也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基本上反映为贷款单一形式。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寻找“黄金客户”和“大行业、大企业”的旗号下,贷款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倾斜。贷款集中。便于管理,“黄金客户”在短期内对于银行来说,具有成本低、收益高、有利于集约经营等优势,但是,贷款集中、贷户集中的同时,风险也在集中。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