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
2017-08-29 06:3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跨国公司理论是以垄断优势为出发点的。虽
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跨国公司理论是以垄断优势为出发点的。虽然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垄断优势在跨国公司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一直没有改变。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跨国公司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跨国公司理论的重点开始发生转移,一股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核心的跨国公司理论思想开始兴起。由于这种思潮抛弃了垄断优势的既有前提,因而对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范式形成了严重冲击。
一、从垄断优势到折衷范式
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是以要素禀赋论为基础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间资本丰裕程度的差异,资本短缺的国家利率高,资本丰裕的国家利率低,利率的差异导致了资本从资本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短缺的国家。因此,传统的要素禀赋论既可以解释国际贸易,也可以解释国际投资。
1960年,斯蒂芬-海默(s.Hymer)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海默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要建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必须摒弃传统理论的完全竞争假设。海默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理论前提,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原理用于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分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垄断优势理论。
1966年,弗农(R.Vernon)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垄断优势理论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和国外子公司生产之间的选择,其理论是静态的,应该将企业的垄断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976年,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带有综合性的跨国公司理论--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和卡森认为,以前的有关跨国公司的著作缺乏综合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没有考虑企业除生产以外的许多活动,如研究与开发、市场购销、
培训、建立管理班子等,这些都是相互依赖的,并且与中间产品有关。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较为常见的是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之中的各种知识。这些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同样重要。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面对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企业将力求使这些中间产品在其体系内实行内部转移。因此,凡是发生跨国界内部化过程的地方,就会产生跨国企业。
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J.H.Dunning)发表了“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的,它们对各自国家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都不具有普遍意义。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以系统地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邓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其意图是要集百家之长,熔众说于一炉,建立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邓宁把跨国公司拥有的优势分为三个方面的特定优势,用以系统地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从而把自海默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Heckscher-Ohin)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这三个方面的特定优势是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和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这就是所谓的折衷范式(Electric Paradigm)或称OLI范式(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Parad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