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金融创新人才 促进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
2017-09-02 02:4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培养金融创新人才 促进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20多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金融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加入WTO以后,金融创新人才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严峻。因此,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培养和吸引大批的金融创新人才投身于我国的金融业的发展,为此,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金融创新人才 培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金融教育完成了对“懂专业,会操作”的金融人才的培养。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金融业才开始市场化、国际化的起步,处于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粗放经营和封闭运行状态,因此整个金融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强,人才的培养被定位于较低层次的操作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内向型和粗放型的特征,这是中国金融业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加入WTO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进程的重大契机,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已经感受到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金融业要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竞争。在这种背景下,首要的问题不再是国外金融结构如何适应中国国情,更不是中国政府如何为本国金融业提供保护,而是中国金融业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国际竞争规则。
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地发展,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关系国家经济兴衰成败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金融业的竞争实质上是金融创新人才的竞争,这类金融创新人才不能简单靠国外人才的回归和引进,必须立足于本土人才的大量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金融体系有着深厚的人才基础。新的时代在呼唤一大批金融创新人才的成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所谓金融创新人才,是指在金融业中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功底、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组织、经营、管理和科研等各项活动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金融改革、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其主要特点:一是优异超群性。通常情况下金融创新人才的德才素质在整体上优于其他人员,这就决定了金融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超越常人的潜力,而且还要具备将这种发展潜力转化为巨大动能的能力;二是开创创新性。金融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在开展工作中,能以创新、多样的手段实现金融目的,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克服现有条件的局限和制约。金融创新人才多数是高学历的,但并非金融类高学历的都是金融创新人才。我们指的是有真才实学,掌握着先进专业技术的人才。
一、金融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开发与管理金融创新人才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的机制,使金融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形成有利于优秀金融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
教育管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围绕这个基本目标,金融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1、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
即从“粗放型”管理变为“集约型”管理。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金融机构中存在的一个弱势是一般人员多,优秀人才少,层次环节多,工作效率低。虽然最近几年一些金融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员精简,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其中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还存在一向不合理和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楚等“粗放型”问题,是影响开发与管理金融创新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因此,要科学规划内部机构的设置,精简设计岗位和确定职责与担负职责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的要求,对金融创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要准确规划。比如在金融机构中,人员的数量既要能满足金融业务管理或经营的需要,又要最大限度的精简人员;人力结构既能实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能,又能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对金融创新人才的“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