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研究(2)
2017-09-10 04:34
导读:(六)会计对象分类上的不确定性 这主要反映在如何区分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投机还是为避险,这种分类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相应的会计处理,加
(六)会计对象分类上的不确定性
这主要反映在如何区分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投机还是为避险,这种分类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相应的会计处理,加大了人为的操纵因素。
三、 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进展
(一)会计要素定义方面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和1999先后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33《衍生工具与套期保值活动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被会计界誉为是对金融工具会计的重大突破。其中,FASB绕开以往强调的“过去交易和事项”,着眼于“未来利益或损失”,在SFAS133的基本结论中明确指出:“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权利或义务,应当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
(二)会计确认基础方面
目前国外会计界认为,应当在衍生交易合约签订、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实质性转移时,对其立即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承认其利得和损失。IASC在其第48号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确认标准。其中,初始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给了本企业。2.企业所获得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或者预估的负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终止确认的标准是:1.与资产或负债有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全部转移给了其他企业,且所含的风险和报酬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2.合约的基本业务或权利已得到履行、解除、注销或到期作废。
(三)计量属性方面
在初始确认时,衍生工具一般以成本为计量属性。而在后续计量方面,IASC与FASB一致选择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SFAS133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IAS39规定在初始确认后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资产与负债,并指出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财务报告披露方面
FASB在其1990年发布的SFAS105和1991年发布的SFAS107中已经要求企业披露持有或发行衍生工具的信息。SFAS105要求表外披露风险信息。SFAS107要求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在内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1994年发布的SFAS119区分了为交易目的和为非交易目的而发行的或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对于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发行的衍生金融工具,要求披露期末公允价值和期间平均公允价值以及期间内因交易形成的损益。对于非交易目的持有或发行的衍生金融工具,要求披露持有原因和在报表中如何以及何处确认信息。
四、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现状及
资本市场中的操作人员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熟知了各种工具,并且操作技术已经走向熟练和完善。相比之下,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披露,迟迟得不到一整套公认的会计处理程序。到底如何确认,计量和充分地报告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及其连带的风险就形成了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强烈需求。
1990年9月,美国SEC主席理查德·布雷登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无济于事,并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应金融监管机构的强烈要求,从1990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会计准则,至今共计将近十则。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英、加、日、澳等国也开始制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准则包括FASB发布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FASl33,1998),以及IASC发布的第32号和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2,1995和IAS39,1998),这些准则提出了与历史成本相对立的公允价值会计。所谓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是活跃市场上的公开市价,如无法获得市价,也可采用合理的估计价值。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所有衍生金融工具均在表内确认,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浮动盈亏需确认并计入当期的会计盈余,不能递延处理,且要在报表附注中额外披露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损益变化、风险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