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通存通兑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2)
2017-09-11 04:23
导读:(二)强化内控制度,调整对账方式 传统的对账模式已不适应业务的需要,对于通存通兑业务,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账方式: 1、通存通兑流水清单当日
(二)强化内控制度,调整对账方式 传统的对账模式已不适应业务的需要,对于通存通兑业务,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账方式: 1、通存通兑流水清单当日换人勾对复核。 2、核算主体实行一体化,以省、市分行为核算主体,取消支行内部往来,当日统一轧账,由电脑自动核对市辖或省辖内同系统内部清单。非同一核算主体在通存通兑业务发生后,必须于次日上午核对上一日的通存通兑清算账发生额。 3、若发现账务不符应立即查找原因,有条件的行处还可以利用系统互传通存通兑明细账和清单,及时更正错账。
(三)灵活运用手段,强化通存通兑账务核对功能 手工对账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而且还会有误差。如果能将先进的技术于对账工作,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增加机内部控制功能,把好内控第一关 在前台记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线路故障,若临柜操作人员不对前后台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查,极有可能造成账务差错。如果能在前台记账系统中增加一些故障提示功能,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 2、增强资金清算核对工作,把好内控第二关 通存通兑业务的资金清算涉及代理网点、委托网点、所属支行、所属地市行、所属省分行和总行等一系列相关行处,面广、量大,且分为总行、省分行、市分行三个资金清分系统,给账务的及时核对带来一定困难。 首先,在会计、储蓄、信用卡业务操作程序一定范围内统一、通存通兑业务适时交易的情况下,若能在前台操作系统中增加计算机自动核对功能,并限定只有在适时交易流水全部核对无误的前提下方能进行日终轧账处理,则可防止前后台数据不一致或委托代理不同步的现象。 其次,清算资金的一致性检查,属会计资金清分范围内的,可增设后台集中勾对清算流水功能;分总行、省行和地市行三个不同的资金清分系统的,每日日终前由各自会计核算中心分别对总行与省行、省行与地市行、地市行与支行、支行与会计网点(会计通存通兑业务)之间的资金清算流水的一致性进行检查。若机构在一定区域实行一个核算主体,则资金清算半径可相应缩短。此外,通存通兑业务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的情况,在进行账务调整之前必须经相关行处双方确认。
(四)加强事后稽核工作,把好内控第三关 随着“大会计、大核算、大稽核”观念的深化和发展,集中进行事后稽核已呈必然趋势。实践证明,稽核工作对提高业务规范化水平、防范金融风险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稽核工作的片面性与薄弱环节使得这一后防线功能并未得到实现,特别是通存通兑业务的稽核,若仅限于凭证或代理方的前台流水功能,根本起不到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笔者认为,要使事后稽核真正起到防范通存通兑资金风险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审核原始凭证票面要素,通过二次键入进行记账准确性检查。 2、将储蓄、信用卡和会计等业务纳入同一个稽核系统,辅以通存通兑相关清算账户的自动对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