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勒规则视角下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评价
2017-09-22 01:4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普勒规则视角下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评价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
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个重要的环节。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一目标选择主要是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展开。普勒基本分析证明了在目标产出方差最小化的前提下,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决策规则,即: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哪个更适合作为中介目标取决于一国经济波动的特定结构。倘若经济波动主要来源于货币需求方面,应采用利率这一指标;反之,如果货币需求稳定,面临的经济冲击主要是能源危机、投资消费结构变化等实质性冲击,此时应更多的采用货币供应量指标。
一、普勒基本分析理论介绍
一般说来,能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但是,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货币政策当局通常不能准确观察并预期引起货币量或利率变化的随机冲击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将面临着是选择货币供给量还是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难题。普勒(Poole,1970)的经典分析(普勒基本分析)给出了货币政策当局在这种随机状态下进行决策的一般规则(普勒规则)。下面给出普勒基本分析:
令对数形式的基本模型的简化形式为:
yt=-αit μt
mt=-β1it β2yt νt
其中yt为总产出,it为利率,mt为货币需求,μt和νt分别为实物部门与货币部门的随机冲击(支出冲击与资产冲击)。出于简化,假定μt和νt是服从均值为零且彼此不相关的连续过程(实际上,通过后面的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μt和νt,二者的均值和它们之间的协方差是极其微小的,近乎为零)。yt=-αit μt是简化的IS曲线,货币需求方程是简化的LM曲线。货币政策当局的最优决策规则是选择能够使产出方差最小的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即:货币政策当局遵循最小化方差准则。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如果货币政策当局以货币供给量为操作目标,由简化的IS—LM基本模型可知,均衡产出为:
yt=(αm βμ-αν)/(β1 αβ2)
设定货币供给量m,使E\[y\]=0,则均衡产出为:yt=(β1μ-αν)/(β1 αβ2)
目标函数值为:Em[yt]2=(β21σ2μ α2σ2v-2αβ1σμ,ν)/(β1 αβ2)2
如果货币政策当局以利率为操作目标,则总产出主要受随机变量μ(支出冲击)的影响。设定利率i,使E[y]=0,则:Ei[yt]2=σ2μ
根据最优决策规则,货币政策当局是选择货币供给量还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决于两种选择的方差期望值的大小。因此,
若Ei[yt]2<Em[yt]2即:σ2μ<(β21σ2μ α2σ2ν-2αβ1σμν)/(β1 αβ2)2
则利率操作程序优于货币供给量操作程序,因而货币政策当局应当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相反,若Ei[yt]2>Em[yt]2即:σ2μ>(β21σ2μ α2σ2ν-2αβ1σμν)/(β1 αβ2)2
则货币供给量操作程序优于利率操作程序,因而货币政策当局应当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
也就是说,从随机冲击角度看,如果随机冲击主要来自货币市场,即货币需求冲击的方差(σ2ν)较大,则应当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果随机冲击主要来自商品市场(实物部门),即总需求冲击的方差(σ2μ)较大,则应当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上面所述普勒基本分析是在严格假定F下展开的,忽略了通货膨胀、预期、总供给冲击等因素的作用,但是,萨金特和华莱士(1975)、布兰查德和费希尔(1989)对普勒基本分析的拓展证明,即使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普勒基本分析得出的决策规则也是成立的,并且在许多不同场合下都是非常有用的(弗里德曼、哈恩,2002)。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两阶段实证分析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开始监控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从1996年起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与贷款量一起作为中介目标。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使货币供给量成为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有些人认为,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因此主张放弃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代之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或者直接钉住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