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
2017-09-22 01:1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文章从耗散结
【摘要】文章从耗散结构入手,阐述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及其所需满足的四个条件并通过建立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的熵流模型图,从系统内熵和外熵两个方面对建行的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耗散结构;熵流;企业文化;管理系统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军人物普里高津提出来的,认为只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资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才能使系统从原有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状态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并把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熵”,熵是用来刻画系统有序度的概念,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中有一个玻尔兹曼函数关系:
S=KB㏑W
其中,S为系统的熵,KB是玻尔兹曼常数,W为该宏观状态下对应的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也就是组成系统的分子按不同数目构成子系统时的分布排列。系统熵值的大小与演化过程无关,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高熵意味着系统无序程度的增大,而低熵则对应于有序程度的增加。
一个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四个条件:首先,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是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孤立的系统会自发的趋于无序,它的熵也会逐渐增大。第二,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平衡或线性平衡只能使系统成为一种永远不变的死结构。第三,系统必须存在涨落(系统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见图2),它是推动系统跃入耗散结构分支的诱因,起着“触发器”的作用。第四,系统内部必须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它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内在动力。一个管理系统只有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其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才有可能产生使系统发生质变的涨落,从而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产生耗散结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现状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为了顺应中国加入WTO的时代潮流, 2004年9月开始进行银行股份制改革, 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准备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建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笔者认为中国建设银行要形成一个耗散结构,就必须努力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建行的整个管理系统是对外开放的,并依赖于体制、结构、机制等诸因素及其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力而得以存在,但是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其渐渐趋于成为不变的死结构。04年建行股份制改革的着手进行是打破原先平衡性的一种涨落,其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改善业绩,不断创新,不断引进负熵,形成更高的有序态结构。下面就通过构造建行熵流模型图来分析建行转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建行组织结构庞大,营业机构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在国内设有38个一级分行,约2.1万个分支机构、网点,近9000余台ATM和260多个全功能自助银行,员工41万人。总行下设分行,分行下再设支行,支行下还有分理处,分理处下再设储蓄所。在这样管理幅度小而层次多的等级链中,信息传递速度慢且容易失真,从而也就容易丧失信息的价值。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对于一个耗散结构系统来说,各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耦合状态下交互影响,又与整体交互影响,在演化中,有一个裂变、复制、成长、放大、膨胀、老化的过程,这正是系统内在生存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对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组织职能重新定位,那么整个系统的管理熵就会逐渐增加,管理效率也会递减。建行管理系统中,各网点都是其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按照目前的组织结构,势必会使管理熵增加,因此,建行必须顺应其股份制改革的推动力,不断使各子系统更加合理的耦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