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2017-09-22 01:0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
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生产要素市场中,各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的约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在政策层面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比如耕地,如 何能够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丰富农产品供给结构,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劳动力,如何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并能够由此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迁 移,进而促进农村的化建设;再比如技术,如何能够开发适应现阶段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新技术,并为大多数农户所掌握和使用,进而真正产生效益和 效益。虽然解决这些很难,但对它们的认识却是清楚的,都是因供给严重缺乏而引起的。相比之下,资金要素则不那么简单明显。说农村中资金短缺,但又有大 量资金流入城市,而且净流出的数额非常大;说资金充裕,又有许多农户因缺少资金,家庭经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高利贷也很普及。因此,正确认识和深入 当前农村问题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更加全面、更加健康,而且能够帮助各级领导农村工作决策部门和更好地利用资金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结 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以期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一、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和环境  回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年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历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每一次大的飞跃,农村改革每一项大的突破,必然带来农村金融业 务上和体制上的大改变。80年代初期,农户重新成为农村经济主体,农村金融市场一下子出现了2亿多个信贷交易对象,原有的计划信贷方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重 大改变。恢复后的农业银行,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农村合作信用社也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通过恢复“三性”,业务规模和有 了快速发展,对农民个人贷款也由过去主要用于治病和解决生活困难变为既用于承包土地,也用于发展各种经营,贷款数额也成倍增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 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商品供给大大超过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特别是1985年专业银行化改革后,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打白条”、压级压价和 限收拒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断加大各级财政的负担。为使农村政策性金融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1994年我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 构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一管理农产品收购资金、农村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  80年代末期,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农村金融市场的重点也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非农产业的资金需求要比农业生产规模大、周期长,已有的贷款规模和管理方式也不适应新业务的需求,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基金 会、乡镇企业基金会、农民储金会等。民间借贷市场也日益活跃,高利贷款非常普及。农村金融市场一度非常混乱。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全国各地兴起“开发 热”和“达标热”,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地方政府纷纷介入农村金融市场,集资、摊派、高息吸储、行政性贷款等,进一 步加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混乱。为了治理和理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1996年,中央推动了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 定》中明确提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 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贸、工、农综合经营,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恢复农村信用社 的合作性质,进一步增强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随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民 间自由借贷市场的管理和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和法规制度。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普及和深入,我国已初步形成由农村合作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 民间自由借贷市场构成的农村金融体制格局。根据正式公布的资料,1998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192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的 12.74%,比年初增加14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340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的9.6%,比年初增加92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2659亿元,占整个 金融机构的59.83%,比年初增加393亿元,乡镇企业贷款3761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的67.04%.1998年末,中国农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 13349亿元,占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22.1%,比年初增加19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666亿元,比年初增加2492亿元,增加22.3%. 1998年4—12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509.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435.98亿斤,油料11.9亿斤,棉花6360万担, 没有发生因收购资金不到位而给农民打“白条”的情况 [2]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民间借贷的地位和是不容忽视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20294个农户的常规调查,1999年,农户 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获得的贷款占农户贷款总数的69.41%,平均每户1008.56元,其中,有息借款491.87元,占48.77%.如果按全国2亿农 户,1999年全国农户民间金融市场贷款量高达2000多亿元,其中有息贷款近1000亿元。  我们还应看到,现阶段农村金融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不能满足农户企业、乡村集体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在我国,70—80%的货币流通量发生 在农村。1998年,农户储蓄存款余额为10441亿元,人均1201.5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08.8亿元和147.4元 [3] .随着农业银行逐渐退出乡村,农户现金管理和结算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如果农村信用社仅停留在这种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上,是很难做好这项工作的,结果 会是农户储蓄存款更大规模地流向城市。更为重要的是,从上到下,从国内到国外,大家一致认为缺少基本的资金投入是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经济摆脱困境的重要因素 之一。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农村金融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整顿、改造, 使之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骨干;利用来治理和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使之走到台前,真正为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及时和充足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防范中国银行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的对策与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