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创新(3)

2017-10-01 06:57
导读:(一)研究范式的转换 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具有不同的范式基础。现代金融理论以人的决策是以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为

  
  (一)研究范式的转换
  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具有不同的范式基础。现代金融理论以人的决策是以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为假设前提,同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淘汰非理性投资者。在此假设条件下,运用均值一方差的风险测量方法最终可以确立投资者的最优决策,由此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基础。在信息经济学产生之后,现代金融理论也借鉴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并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解释股价的波动性。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认为,人的实际决策过程并不能很好地遵从于最优决策模型。因此,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最优决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用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行为,在现代金融理论范式中几乎已被完全忽略了的对人的行为心理决策的研究却在行为金融理论范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中,市场中的参与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其机制常常会失灵,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而这种持续存在将证明市场选择理论的不完全性。现代金融范式虽然也承认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但却认为市场选择机制是有效的,胜者必定是具有完美理性的投资者。
  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差异还体现在对风险的理解和刻度上。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用均值一方差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和刻度风险,行为金融理论采用的却是以预期财富和财富低于某一水平的概率来描述和刻度风险,尽管理论形式和内容都还不完善因而有待发展,但行为金融理论的风险刻度方法显然比均值一方差的风险刻度方法更符合实际。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论证方法的变革
  现代金融理论是以逻辑理性主义——严格的数学逻辑推理——为其自身的实现形式的。用数理逻辑演绎推导经济学原理最早始于德国人戈森。戈森模仿牛顿用数学方法揭示物理运动的统一力学规律,建立了类似的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而戈森进行边际分析的数学方法也正是牛顿发明的导数方法。在戈森之后,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分析方法,比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这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具有摹本意义的公理化理论体系。后来经过帕累托、阿罗、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发展,数理推导最终主宰了现代主流经济(金融)学的发展和演变。数学之所以能够受到现代主流金融学的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数字天然地具有逻辑上的关系,数学推导天然是符合内在逻辑的;第二,数学将分析的假定前提固化为一般形式,有利于在同一基础上讨论问题;第三,数学方法使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可以规范经济问题讨论的形式过程,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呈现出数理逻辑的严谨性;第四,对已有讨论的结论和定理进行公理化或者公式化,有助于理论本身的积累和以后讨论的使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行为金融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更注重对于人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因此,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经常使用的实验方法和描述过程就成为它的一大特征,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种对所研究的对象有意识地加以调节控制,设定某些不变条件得到其他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从实验中,既可以描述问题,也可以说明问题。比如,行为金融理论对经济学传统假说的检验和修正。就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决策理论和实证研究。当然最为典型的代表应该是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期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在总结一系列心理实验的基础成果后认为,期望理论可以成为对于预期效用函数替代的一种模型框架。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对于期望理论中价值函数的分析还是权重函数的描述,都完全是来自于对实验结果反映,也就是说,期望理论完全是由实验经验归纳而成的产物,深刻地不同于传统理性模式下一切模型和推导均来自于数学逻辑抽象的结果。
上一篇: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