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3)
2017-10-02 03:02
导读:另外,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也是从我国投资者结构的实际状况出发来考虑的。我国居民储蓄虽然高达23万亿之巨,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则并不为多。由
另外,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也是从我国投资者结构的实际状况出发来考虑的。我国居民储蓄虽然高达23万亿之巨,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则并不为多。由于我国的保障与体系的不完善,居民的储蓄必须用于满足医疗、养老、住房及子女教育等基本需求。因此,这就决定了这些居民储蓄必须是有安全保障的。作为资金的主要供应者的广大城乡居民,绝大多数是“风险规避者”。目前股票市场风险过大,自然难以吸引居民储蓄向股票市场转移。相对而言,公司债券市场的风险则要小得多,除获得较稳定的年利率收益外,起码可以保证本金的安全性。从近几年企业发行的10年期债券来看,年利率一般在4%~4.2%左右,明显高于1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2.25%,有利于吸引广大居民的投资。并且,这种企业债券的年利率又明显低于1年期贷款利率5.58%,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3.4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业务,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虽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企业制度,财务状况仍然较差。到2004年6月底,四家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20 070亿元,不良贷款率22.2%。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这是由银行的微观金融活动主体地位决定的。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主要是采取多种措施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通过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为上市创造条件。
1 谢平.中国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 肖亦华, 杨学钰.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宏观审慎指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