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思考

2017-10-04 03:4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对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思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一)建立我国风险统计
(一)建立我国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1.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以国家为后盾,人们对银行体系有高度信心,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达20%以上.仍有相当大的承受力。居民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总额的60%以上,居民储蓄率相当高,由于这两大因素,使我国的金融风险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必须有一套严密高效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金融风险加以防范。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指金融风险的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指标群。一套高效灵敏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从宏观上监测金融风险,在把握国际总体状态下,关注国内外经济交往,国内经济运行势头,以及货币贷政策的变动情况。在微观上应着重抓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监测预警。在建立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规范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便于国际间的比较、交流。(2)综合性。即要求所设计的监测预警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复杂金融风险的程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3)灵敏度高。即要求所设计的指标能准确的从指标细微变动中能直接反映瞬息万变的金融风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灵敏性。(4)系统性。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指标群组成的。(5)可操作性。所选指标要简明适用,要有确切的数据来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上具有可比性。尽量与中央银行制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要求一致,便于各级人行对金融风险的监测,易于实施与度量。(6)时效性。所选指标,有关部门能及时统计出来,不可与报告期时差太大,以免使决策失去有利时机。  2.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将其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两类。  (1)系统性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叫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的全局性风险。由于受、经济及心理等因素造成整个市场的利率波动,汇率变化通货膨胀,使一个或多个银行(或金融机构)出乎意料倒闭,导致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瘫塌的危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通过投资分散化的策略予以降低或消除,只能通过市场的交易进行转移。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价格变动或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如高息揽储引起的存贷利率倒挂,保值储蓄存款利率与物价指数倒挂等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统计上可用市场利率、存货利差、存贷平均利率等指标来度量。  货币风险:是指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引起货币贬值而带来的风险。统计上可用M2/GDP来度量货币风险。我国近年M2相对于GDP比例的提高,既可能是金融深化的标志,也可能是金融风险增长的征兆。M2的过快增长既意味着储蓄存款的过快增长,也意味着银行不良贷款的急剧增加。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更替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或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给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上可通过经济增长率和物价变动率来度量。国际上当经济增长5%,物价上涨3%就开始控制政策风险。  国际收支风险:是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汇率变动出现的风险。如外汇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和存贷风险,它可以引起国内金融危机和某种程度上的经济危机。统计上可用外汇储备占短期债务的百分比(国际警戒线为80%),外债占GDP的百分比,外汇储备所能支持进口量月份数,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百分比,国内储蓄占GDP的百分比,财政余额占GDP的百分比,直接投资与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百分比,本币的升值或贬值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率来度量。  (2)非系统性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叫非市场风险,也称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特殊因京的变化对金融业中的某一个银行或某一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经营过程中造成资金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的个体性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化的策略予以降低乃至消除。  信用风险:包括国家银行对公众存在着信用危机,发生存款者挤提存款而存款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造成信用风险,以及国有对银行存在信用危机,借款人到期无力偿还或不愿意偿还贷款,造成银行因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遭受损失。有信用存在,就有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我国信用风险的突出表现是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统计上可用呆帐款率、呆滞贷款率、逾期贷款率来度量信用风险,前两上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的关键性指标。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因资金结构不合理,超负荷经营,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资产负债不匹配;二是资本充足串不高;三是资产流动性差,实际变现能力不强。流动性风险的危险性很大,严重时甚至置商业银行于死地。过去人们总是把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银行是国家的,决不会破产倒闭,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因此,加强对资产流动性风险监管十分必要,统计上可用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存贷比例、拆人资金比例4个指标来度量,其中备付金比例是关键性指标。  资本风险:指银行资本量过少,不能弥补亏损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风险。统计上可用资本资产比例、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3个指标来度量资本风险,其中资本总资本比例是关键性指标,后两个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而制定的指标。  资财风险:指由于金融机构管理出现漏洞和金融犯罪等主客观因索致使银行资产和财产被内部盗用,侵吞、挪用短款,外部暴力抢劫,盗窃现钞、诈骗等造成损失的一种风险。统计上可用各项资金损失率,自有资金比例来度量。  结算风险:银行在办理各种业务结算中,因工作失误或违反结算纪律和规定,造成银行资金财产损失并需要承担责任的一种风险。统计上可用各种资金资产损失和赔偿金额,处罚金额来度量。  (二)金融风险的度量  1.综合度量的办法  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中每一个或每一组指标只能反映金融活动某一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要全面反映和监测金融活动的风险水平,就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度量。所谓金融风险的综合度量,就是把金融活动作为一个总体,在考察和出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基础上,运用的,进一步对金融活动总体的风险水平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1)综合指数法  金融风险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金融风险的一种特殊性对数。它是以各项风险指标实际数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标准值并乘以各自的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具体计算公式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在已设置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其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根据这些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得到的平均数,即为金融风险综合功效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上一篇:投资银行业务的三大新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