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融合目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3)
2017-10-05 03:05
导读:对此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恰当的契合点。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双元融合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预算项目,用会计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分解目标,筹划
对此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恰当的契合点。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双元融合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预算项目,用会计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分解目标,筹划、控制为实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所以全面预算管理不再只是简单地落实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是金融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和导向。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一方面,会计核算和管理控制均是以预算项目为准绳,预算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会计核算和管理控制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的信息流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工,又可为预算的调整、执行、考核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可见,在金融预算管理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都是围绕着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而展开的,在履行各自职能,完成各自使命的同时,促进、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按这种指导思想构建成的“单轨制”会计信息系统不但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发展的困境,还有助于解决管理会计因可操作性差而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
(二)双元融合目标模式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模式与功能
1.总体结构图
整个系统通过预算管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披露分析中心四个中心来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功能,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功能主要是实现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
2.运作流程当前台业务部门或责任中心业务发起时,首先向业务处理中心提出业务申请,由业务处理中心调用已定义的处理流程,若该业务属于预算控制业务,还须有相应的“预算额度”才能流转下去,任何可能的超支必须经过预算调整后才能进行。业务处理中心产生的数据一部分直接提交披露中心的数据库存储处理,另一部分需进行处理的则进入核算报表中心处理,处理完后产生的各种执行、审批、核算等信息提交披露分析中心的相应数据库更新财务记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加工;披露分析中心再根据相应的“事件驱动程序”,调用各种公式、模型和数据向各业务部门或责任中心等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各中心的具体功能
1.预算管理中心
预算管理中心主要解决预算管理,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注重预算管理与业务处理,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以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和责任中心划分为实施架构,采用联网联合、集成共享及流程固化等技术,实现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功能。
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责任管理,因此责任中心划分得与否是预算实施成功的前提,责任中心的划分应与银行的“一级法人,授权分级经营”的组织管理体制相适应,兼顾扁平化管理、集中核算等改革需要,将责、权、利相结合,遵循一致性、可控性等原则,科学合理地筹划。
建立预算项目体系的作用主要在于细化管理目标,设立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核的标准。首先根据利益和现金等业务的性质,设立一一对应的,带数字标识代码的预算明细项目,并与二级明细会计核算科目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无缝对接,这就改变了原来的粗放管理,深入到业务细节中,对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使会计反映更为精确科学,会计的信息控制作用比传统情况下更深、更广。具体的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则可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和分工负责情况灵活地设置。如可采用树状、矩阵等形式。
在运作流程上,采用编程技术将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流程固化入软件程序中,并与其他中心紧密结合。这就很好地贯彻了以预算控制为主线的管理思想,杜绝了预算各环节中的随意性,强化了预算刚性,明晰了各部门的职责数据,消除了越级、越权审批,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向业务核算系统提取数据,并按要求转化为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而使预算管理不再是一种管理的,而是银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成为引导、控制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在管理流程再造、员工行为优化和协调银行各方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