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融合目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4)
2017-10-05 03:05
导读:2.业务处理中心 业务处理中心是联系预算管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业务处理和过程控制。 预算执行
2.业务处理中心
业务处理中心是联系预算管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业务处理和过程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的实施效果有效与否是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关键。在业务申请阶段,首先区分每一项业务申请类型,若是带有预算管理标识的业务,则根据其相应的预算额度作出同意或驳回的决策。对于获准同意的,生成原始凭证提供给核算报表中心进一步处理,核算报表中心处理完后一方面将相关信息返回给该中心,并进一步反馈给预算管理中心更新预算额度,从而将实际情况与预算对比,完成预算的调整、报告、考核等工作;另一方面,将核算结果提交披露分析中心。
过程控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作为主线贯穿每一笔业务流程的始终,着眼于三个内控层次的贯彻落实,将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其中,事前控制(制度控制)是在业务发生之前对所有银行业务和交易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别以预算和规章形式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规范标准,如对入网网点实施准入控制,对网点和柜员的业务范围进行控制等;而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则是建立操作性强的各种业务、会计处理规则并将之固化成软件程序,辅之以实行静态(限制业务范围)和动态(限制业务额度)授权控制,以杜绝各种省略程序、逆程序行为的发生;事后控制(结果控制)是对经过前两个层次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事前预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为当期业绩考核和改进日后的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内控已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成为各部门协同共管、级的管理工作。
中国大学排名 另外,业务处理中心直接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前台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相集成,采集、传输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这就改变了传统部门级信息系统与银行其他信息系统缺乏及时有效交流的“信息孤岛”状况,集成了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决策的敏捷性和有效性。
3.核算报表中心
核算报表中心是实现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有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两大功能。
(1)会计核算功能的主要特点
在核算组织形式上,按前台数据采集与后台信息加工相分离的思想,营业机构只保留柜台业务岗位,将联行、票据交换、财务等岗位集中于后台职能部门,柜员不必关心财务如何处理,只需关心其交易操作的正确性,使金融服务由过去的“面向账号”转变为“面向客户”,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服务质量。
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适应当前形势,增设中间业务科目,注重科目的本外币兼容性;在具体设置时只设置到一、二级科目,不设具体的明细科目,这并非意味着重预算、轻核算,而是体现了“预算细化、核算简化”的思想,由于实行预算编码管理,每个预算项目与二级明细会计科目相对应,需要时可在披露分析中心,根据对应关系从预算管理中心提取各种明细信息。同样,按此思路,在账簿体系上也只设置总账、分户账,不设明细账,总账是会计综合核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分户账分布于业务处理中心,用于对账户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核算工作大力简化,并且这种简化并没有影响信息需求的满足。在凭证使用上、固化了凭证格式和对应的会计科目,在具体的业务核算时,可根据业务处理中心提供的原始凭证,调用所需相关信息,自动生成相应记账凭证。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平账机制方面,将传统的账务综合平衡机制改为严密的多层次平账机制。首先,每个交易都会自动产生借贷相等的会计分录,保证日间柜员所做业务借贷相等,即交易级平账;其次,柜员交易时发生的错误会被系统统计出来,柜员完成当天全部业务后,可知道发生差错的类型和数额,便于查错,即柜员级平账;当所有柜员均已平账,即为网点级平账;当所有网点已平账后,整个系统进入平账状态;另外,系统还将柜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交易清单的账实核对纳入了平账机制,加强了对会计风险资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