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负债筹资风险及防范研究(3)

2017-10-06 01:47
导读:在加大财政投进的基础上,还应由教育主管部分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固然高校是办学

  在加大财政投进的基础上,还应由教育主管部分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固然高校是办学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有自主权,但从产权角度看,教育主管部分以所有者的身份又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视的权利。教育主管部分应建立高校银行贷款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避免部分高校盲目上项目,展摊子。高校贷款的额度一定要把握在可以偿还的限度之内。
  (二)拓宽筹资渠道,优化筹资结构
  高等学校目前的收进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进、事业收进、经营收进、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进。而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进,但是这两项资金来源的增长是有限的,很难满足高校快速扩张的需要,负债融资自然成为首选。在负债筹资过程中,应公道控制债务规模,对负债融资确定公道的数目区间和时间跨度,债务规模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假如利用不当,轻易产生财务危机。实际上,筹资渠道有多种,高校应改变传统筹资观念,可鉴戒国外先进经验,在公道范围内扩大筹资渠道,筹集更多资金,降低借款风险。在美国,社会集资办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为高校办学捐款,可以集中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于高校软、硬件建设。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与企业密切合作,一方面可以进步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加高校收进;另一方面可大大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
  (三)进步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主要应进步高校治理层和财务职员的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就是在高校现有财务治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公道程度、财务治理水平和真实财务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题目,对潜伏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预告。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治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给出了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确定适度的贷款规模。可鉴戒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方法,设置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同时,结合高校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公道安排支出,加强预算治理
  高校应本着勤俭办事业的思想,切实加强治理,进步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公道调度资金,科学公道安排支出,保证教学科研质量,压缩控制不必要的支出。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进步资金使用效益,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本钱。在预算治理中,一方面将贷款纳进预算治理体系,公道测定分年度的债务偿还计划并严格执行。把学校的贷款作为资金来源在预算编制中加以说明,本年度年初贷款余额为多少,本年度需回还的贷款是多少,其中活动资金贷款多少,项目贷款多少,据此计算出本年度可供支配的贷款有多少,进步预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把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合并在一块做预算。长期以来,高校事业和基建执行两种会计制度、回口两个部分领导,但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需要的建设资金由原来的财政拨款逐步变为学校自筹,而学校自筹资金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事业结余。只有将这两块统筹考虑,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
  总之,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把握负债规模,防范风险,以充分发挥负债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凤桥,卓晓辉,余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2006(3).
上一篇:行业协会:资产评估行业诚信建设的现代治理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