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流的影响(2)
2017-10-08 04:13
导读: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外来直接投资输入的影响 1.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促使外来直接投资的大量增加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入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呈上升
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外来直接投资输入的影响 1.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促使外来直接投资的大量增加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入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92、1993和1994这三年外来直接投资的流人更是增加迅速。此情况的出现首先应归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离不开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有效努力,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笔者用计量经济数学模型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国际直接投资流人中国的增加这两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测试的结果显示这两个变量呈正相关,从1983年到1994年期间这两个变量的相关度很高。以下为计算结果: 1983年至2000年:ρ=0.65 1983年至1994年:ρ=0.86 注:ρ为相关度 从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一个可对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进行解释的因素。 从八十年代初到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低,1981年1美元兑1.7050元,1993年官方汇价为1美元兑5.7620元。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官方牌价与调剂价并轨,汇率变为1美元兑8.7元。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对国际直接投资大量涌入我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9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来直接投资达到338亿美元。从199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小幅上调,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逐渐减弱,外来直接投资的增幅也开始下降。 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量的变动起伏或多或少都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其中以日本的情况最为明显。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的变动与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的变动之间的相关性的结果显示,在1989年至1999年时期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量的变化呈正相关(ρ=0.80),在1989年至1995年时期该两个变量的相关度非常高(ρ=0.97)。 首先,我们注意到从1989年到1995年期间日元对人民币大幅升值。1989年一百日元只能兑换2.736元,然而到了1995年一百日元可以兑换8.9225元。在此期间伴随日元对人民币的升值,我们发现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样在快速地增长。1989年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只有3亿5千6百万美元,但到了1995年却达到31亿1千万美元,六年中增加了7倍多,由此可见日元对人民币的升值对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明显的。
2.人民币的升值影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从近几年欧元区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动可以说明人民币的升值会造成外国直接投资流人的减少。1991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以后欧元对美元的汇价不断下跌,从1欧元兑1.18美元跌至1欧元兑0.84美元,欧元的大幅贬值使国际直接投资的两个输出大国德国和法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急剧下降。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对欧元的大幅升值也带动了人民币对欧元的大幅升值。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欧元区的德国和法国的对华直接投资都比 1999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可是在这三年中,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对华直接投资都比1999年有较多的增加,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人民币对欧元的大幅升值。
3.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吸引外来直接投资 由于我国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货物出口能力不断提高,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近年来人民币开始面临升值压力。这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提升,我国的国力在不断的增强。然而根据我们的上述分析,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大幅上升必然会造成流入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减少,而且以出口为主要目的已在中国境内的一些外资企业也会变得举步艰难,它们会将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去。 实践证明我国对外资开放的政策从总体上讲是成功的,外来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的影响是利多于弊,有效地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是我国应当长期坚持的策略。我国的经济形势仍需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解决就业,故仍需要利用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近期内我国仍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人民币对外币的大幅升值,以便使我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黄金时期,由于加入WTO的效应以及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大量的外资正涌入我国。我们应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在近期内调整好我国的外资政策,解决好使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其过分的优惠。使外资政策更有利于吸引高质量的国际直接投资,从而使引入的外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