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银行市县支行的定位(2)
2017-10-13 04:05
导读:1.行政优势。一是健全的规章制度。人民银行自1948年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规章制度由单一的发行、会计、出纳等逐步过渡到种类齐全的
1.行政优势。一是健全的规章制度。人民银行自1948年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规章制度由单一的发行、会计、出纳等逐步过渡到种类齐全的制度体系。现有综合管理类、内部审计类、会计结算类、贷币政策类、信贷统计类、金融监管类、金融研究类、外汇管理类等八大类,几千种规章制度。[2]二是完善的硬件设施。50多年来人民银行在库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及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投入大量的资金,办公和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银行逐步实现了办公现代化,OA系统、电子行务系统基本普及。三是精干的人才队伍。人民银行自1983年履行央行职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期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及实际工作的磨砺,在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造就了一批既精通本职业务又有扎实理论功底,且年富力强的务实型业务骨干。
2.区位优势。目前人民银行拥有1800多个市县支行,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县域。[3]正是这种区位优势,使得市县支行对金融活动中的“风吹草动”,能够作出快速反应,并能机动灵活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而如果人行市县支行缺位,就有可能对一些突发的金融风险,由于信息失灵和路程遥远,错过最佳的处置时机。
3.资金优势。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具有“最后贷款人”的优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基本上依赖吸收公众存款,故在资金运用上,受流动性的制约。而人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财政性存款及存款准备金形成,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是任何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一旦出现“挤兑风波”时,最后的“买单”者,只有人民银行。也正是由于人民银行具有“最后贷款人”的资金优势,才使得人民银行在公众中享有极高的信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人民银行市县支行加强职能定位的对策建议
人民银行市县支行要固守住前沿阵地,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建立起科学的运作机制,使职能作用的发挥能够达到最大化。
1.增强信心,塑造央行新理念。要深入贯彻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法》,深刻领会其内涵,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责与法律地位,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职能作用。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人民银行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作为人民银行干部,要有央行宏观意识,大局观念,通过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央行文化来塑造央行新形象、新理念,不断提高央行地位。
2.充实基层力量,增强支行的实力。强调人行市县支行的重要性,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近几年来,大部分市县支行基本没有人员增加,如果扣除调出、退休和自然减员等因素,人员是逐年减少的,因此如按照目前岗位设置各职能部门,一人身兼多岗现象普遍存在。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今后作为“前沿阵地”的市县支行,其肩负的任务也会愈来愈繁重。因此,有必要充实支行的力量,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分配,应有意识给市县支行予充分考虑。
3.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当前,“维护金融稳定”实际上就是人民银行的工作主线,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也是人行市县支行的工作重点。市县支行必须紧紧地围绕这一“工作主线”来开展工作,要压缩非业务性工作。上级行应有意识地减少非业务性工作,对非业务性工作主要以柔性指导为主,多留给市县支行机动的余地。年终量化考核时,对非业务性工作和业务性工作要区别开来,不可“一刀切”,业务性工作可有硬性的考核指标,而非业务性工作应只是作为一种参考。这样可以给市县支行更大的弹性空间,使支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业务性工作。